相關新聞列表/ Related News
短片《不曾消失的台灣省》當中,是穿插著傅榆與自己生長經驗的對話、「宋省長」的政令宣導,以及當時成功規避國民黨的管制而留下的台語片。傅榆自嘲,自己的生命經驗其實很「尷尬」,既不是跟著國民黨過來壓迫台灣的「外省人」,家人的政治立場,又使她與真正的台灣歷史脫節。
傅榆表示,作為「外人」而感到尷尬的部分,其實正是轉型正義需要處理的,期許有朝一日,像她這樣的「外人們」也能更加理解台灣處境,一起向前。
《時光台灣》紀錄短片集為國家電影中心所企劃製作,以該中心所藏的數百部資料影片為素材,透過眾多導演合作而成的13則短片,從不同角度切入台灣歷史,將在5月4日至5月13日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舉辦首映。
收錄於《時光台灣》中的內容,包括沈可尚《時光中》、溫知儀《與引商阿姨對話》、陳潔瑤《32公里 ~ 六十年》、廖克發《螢火》、傅榆《不曾消失的台灣省》、鄒隆娜《虎父的妞妞未而立》、姜秀瓊《太陽雨》、林婉玉《默默行》、侯季然《剪刀找貓》、黃庭輔《大象會跳舞》、陳芯宜《恍惚與凝視的練習》、鍾權《一中》,以及林泰州與吳端盛共同執導的《最後的影像化石》。
文化部次長丁曉菁表示,從《時光台灣》紀錄短片中,可以看到跨世代、跨文化、跨地域的導演們重新梳理自己與台灣、時間的關係,也激盪出台灣多元影視創作的更多可能,在中國提出對台31項措施的當下,台灣仍然能夠保有創作的自主性,可以說是彌足珍貴。
參與《時光台灣》製作的導演群,後排左起為姜秀瓊、林琬玉、陳芯宜、傅榆、陳潔瑤;前排左起為黃庭輔、廖克發、侯季然、林泰州、吳端盛。圖/程士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