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之聲】 從體制角度解讀中共「二十大」:台海避戰方略初探(下)

我們對未來台灣的憧憬,可概述為八個字「一國兩制、一國良制」,關鍵是,必須由台灣人民來決定、選擇。

田牧(記錄與整理)
2022/11/21 20:13 2022/11/22 10:28
1981年,時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書記的項南曾向鄧小平提議:「把西藏交給達賴喇嘛來管理,把福建交給蔣經國來治理」,據說鄧對此不置可否,當時蔣仍健在。圖/經國七海文化園區官網
本文紀錄整理了「閒話三人行」的精采對話內容,三位與談人分別為(左起)廖天琪、萬潤南、田牧/歐洲之聲提供

鄧小平、蔣經國與項南的謀略

萬潤南:關於如何統一台灣,世人已淡忘原中共福建省委第一書記項南,提出過一個「讓蔣經國來管理台灣與福建省」的方案;項南(1918年-1997年)是中共著名的、少有的改革派之一,1980年調福建省任省委常務書記、福建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委第一書記、省軍區第一政委、中共「九大」、「十大」、「十一大」、「十二大」中央委員、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1981年項南與鄧小平見面時建言(大意):為了香港回歸,提前設深圳為經濟特區,準備盡量使深圳與香港無縫銜接,減少兩地差異;為了澳門回歸,設置珠海為經濟特區,目的與深圳相同;那麽,為了台灣回歸做準備,也要將廈門設置經濟特區,而現有的廈門特區面積僅僅只有2.5平方公里,應該擴大到全島131平方公,鄧小平表示同意,並提出可以實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

項南後來向鄧小平提出更大膽的想法,他建議「把西藏交給達賴喇嘛來管理,把福建交給蔣經國來治理。」當時蔣經國還健在,所以說共產黨里還真有高人;據說鄧小平當時沒搖頭也沒點頭,應該是沒有反對,但也沒有同意,說明鄧小平也是明白人,知道這個想法的價值在哪里,但當時唯一的問題,是時機不太成熟。

1983年,鄧小平在會見美國教授楊力宇時,提出鄧六條與「一國兩制」政策(One country,Two Systems);1987年蔣經國總統在回答鄧的「一國兩制」時,提出了「一國良制」(One China,Better System)的說法。

1991年5月,台灣海基會首任秘書長陳長文訪問北京,與吳學謙副總理會見時,簡述「一國良制」的內涵:中國的統一,應是兩種制度的選擇、和平的競爭,良制指的是「民主、自由和均富」並由兩岸人民自主選擇較好的制度。

1991年5月台灣海基會首任秘書長陳長文(左)率團訪問北京,陳會見了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經理吳學謙(右),向吳簡述蔣經國所提「一國良制」的內涵/取自維基百科

一國兩治 一國良制

萬潤南:我對兩岸問題有過思考,2006年,我提過一個方案,采用項南的方案,將整個福建省劃歸台灣治理,用八字來概述:「一國兩治,一國良制」,不是中共提的「一國兩制」,第一個「一國兩制」改一個字,改為治理的「治」,這是一個現實治權的描述與體現,雙方都承認「一國」,但以不同的制度、不同的政府、不同的方法在治理;第二個「一國兩制」也改一個字,是「良」優良的良,良制,台灣的民主制度與世界接軌,需要保留與沿用。

田牧:在「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的基礎上,不是台灣回歸大陸(獲取),而是劃歸台灣治理(給予)。

萬潤南:對,馬斯克講的搞一個特區,這個特區還要擴大,台灣非但沒有丟掉一個縣、一個市、一個島,還拿了一大片疆域,作為「閩台特區」,當然指的是治權,完全按照台灣現有的制度與政策治理全特區;而對中國其它省份來說,等於是一個試點、一個示範,如果良制下治理得非常好,為什麽不可以延伸、拓展,各個省市都可以學習,如此「良制」在整個中國得到了普及,為什麽不可以呢?

廖天琪:聽起來,感覺上是否有些異想天開了呢?

萬潤南:當年我在四通公司時,我們去承包一個國營大廠─雲南電子設備廠,就是采用這樣的方式與人合作;倘若我來與台灣談和平統一,我就會提出這樣的方案,這個方案,台灣的民意也好、政治人物也好,誰能拒絕?與人談判要合作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你提出的條件,是對方沒辦法拒絕的。

台灣人口大約是2300萬,福建省人口大約是3800萬,閩台兩地大都講閩南語,當然也有講福州話的,語言上基本沒有問題;將來這個閩台區域會搞得非常好,為什麽?不存在台海危機了,這是一個大經濟區格局,也是一個優秀政治特區,台海是什麽呢?是這個特區中間的一個湖,一個內湖呀;而且兩岸之間要修什麽直達高鐵、什麽地下隧道穿越台海的,這些交通建設就不在話下了,不是都在說「中國是基建狂魔」嘛。

廖天琪:這個遠景真的是太美了,令人神往。

田牧:關鍵是由台灣人民來決定、選擇,那麽他們是否願意呢?

中共只要放棄對台灣使用武力, 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談判協調,也有機會開創新局,不過,當今中共的執政派還停留在紅衛兵時代。圖:2017年出席大陸台商春節聯誼活動的蔡英文總統/總統府官網

萬潤南:現實的治權沒有改變,台灣的土地沒有失去,台灣的芯片也沒有丟失,相反,台灣擴大治權近四倍的疆域範圍,在這個超大良制治下的特區,經濟的發展、民生的改善、社會的穩定等,都會超乎尋常地快速提升與發展;我承認,應該有一部分台灣人是不願意的,可以讓台灣人民自己投票決定呀!

結語:未來台灣的憧憬.....

廖天琪:我覺得問題還有不少,台灣要放棄自己的這個名稱嗎?放棄中華民國?放棄國防外交嗎?

萬潤南:不,這個事情放到第二步談,我不是說將來嗎「一國良制」嘛,就是實行什麽制度、叫什麽名稱、定什麽樣的憲法,實際運行一段,以後甚至規定一個過渡期也好,比方說20年、30年、50年,一代人嘛,估計30年來解決,最後到那個時候,可以公投啊,閩台社區不再是2300萬人而是6100萬人,所以你要做得好,大家就是一個制度了。

當然還有不少細節安排,但是總的框架與格局很理想。不過,當今中共的執政派,還停留在紅衛兵政治的階段,哪有這樣的大氣魄、長眼光,當年我提出這個辦法後,好多人都來找我。

廖天琪:這是一個很特殊的想法,我覺得作為一個想法與方案,其實是很好的,中共只要說放棄武力解決,廣開思路、集思廣益,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談判,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協調,還可以從社會上吸納更多的好方法、好思路,進一步豐富與完善起來,方案規劃的越具體、越仔細,後續操作起來就會越得心應手,總而言之,我覺得很有意思,很有新意。

田牧:我也覺得不錯,能避免戰爭,考慮到了制度優勢,台灣在不失去治權條件下,擴大了治理範圍,跨海區域的經濟特區醞釀著新的前途,還可以成為中國民主化的試驗田,為全中國作出榜樣與示範,至於結果是否合理和優秀,閩台地區老百姓最有發言權,由他們來檢驗與驗收,也是由他們作出最終的選擇—舉行公投決定台灣的前途。

萬潤南:最後總結,強調這八個字,是我的總結歸納,「把福建交給台灣」,這是項南的首創,還有馬斯克的「特區」建議,吸納「良制」是蔣經國的點子,我只是在這些基礎上,提出了「閩台特區」設想,及「一國兩治,一國良制」的方針。

廖天琪:這是未來目標,一個「閩台特區」,是台灣解放了福建省。

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

延伸閱讀:

從體制角度解讀中共「二十大」:台海避戰方略初探(上)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