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佳吃中工》沈慶京奇襲保住中石化 市場派持股四成還是輸
近來寶佳集團大舉買進中工股票,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外界普遍認為,面對財力雄厚、布局縝密的強敵,手中持股有限的公司派恐怕難以抵擋。不過,這場看似懸殊的戰局,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並非第一次遇到,早在2012年,他就曾在中石化股東會上,靠奇襲化解市場派的奪權行動,成為台灣企業經營權攻防史上的經典案例。
市場派壓境 中石化改選前一片看淡
時間拉到2012年,在中石化董事改選前夕,市場派來勢洶洶。當時好樂迪創辦人盧燕賢與力麗集團郭家聯手,結盟組成市場派,外界估計合計持股逾四成;相對之下,以沈慶京為首的公司派,持股僅不到一成,不少市場人士都認為沈「大勢已去」,公司派恐怕守不住經營權。
然而,沈慶京並非省油的燈,他早就預作部署。
技術性干擾報到 時間差成為勝負關鍵
當年,中石化股東會在苗栗頭份廠區舉行,公司派技術性干擾報到。據悉,當天一早,現場報到秩序緩慢,許多股東排隊等候入場,就在市場派尚未全員報到的情況下,公司派於9點30分宣布出席率達58%,正式開會。
緊接著公司派發動奇襲,臨時將原本列在後段的「董事與監察人改選案」改為第一案,直接進入投票程序,此舉讓仍在場外的股東來不及參與表決,最後公司派順利完成投票,以8席董事、3席監察人壓倒性勝出,市場派僅拿下一席董事。沈慶京僅憑10%的持股,便成功守住中石化經營權。
四大關鍵策略 沈慶京以少勝多守住中石化
業界人士分析,沈慶京能在2012年中石化經營權之戰中逆轉勝,首先在於他成功分化市場派聯盟。當時市場派雖聲勢浩大,實際上內部意見分歧、利益不一,沈精準抓住對手矛盾,藉由不同陣營間的盤算進行分化,結果部分股東在股價高漲後陸續出脫持股,甚至不再共同徵求委託書,使聯盟出現裂痕。
其次,他穩住外資與法人信任,市場派原企圖透過外資人脈壯大聲勢,但沈採取穩健溝通策略,親自向外資說明公司治理與長期策略,事後外資在改選前罕見出具報告支持公司派,在約22%的外資持股中,有過半數投向沈陣營;另一方面,國內投信與自營商等法人,也在經營團隊說服下轉為支持公司派,讓原本緊繃的局勢開始翻盤。
最關鍵的是,沈慶京掌握委託書通路,確保投票優勢。他提前簽下全通、長龍、聯洲以及台灣總合等四大委託書系統,讓公司派在委託書數量上以三倍優勢領先,並在持股不足一成的劣勢下成功守住經營權。
重現奇襲戰法? 下一回合寶佳中工之爭
如今寶佳集團來勢洶洶,對中工的股權布局已超過10%,沈慶京能否再次複製中石化奇襲戰的成功,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