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鴻法說》儒鴻瞄準美國與亞洲新客戶 洪瑞廷曝明年將有大驚喜

.

李孟璇
2025/11/14 07:00
洪瑞廷對2025、2026年展望持樂觀態度,他多次提到「興奮」、「期待」、「審慎樂觀」。(圖/取自儒鴻官網)

除了毛利率反彈之外,儒鴻13日在法說會上的另一大亮點,是對2025、2026 年展望的樂觀態度。總經理洪瑞廷多次提到「興奮」、「期待」、「審慎樂觀」,並透露公司正積極開發至少三家新客戶,涵蓋美國品牌、美國零售通路,以及一個橫跨歐洲與亞洲的新客戶,預告明年將有「更大的驚喜」。

明年瞄準三大新客戶 美國與亞洲布局全面擴大

洪瑞廷在法說會明確指出,儒鴻明年客戶開發將更積極:「我們積極爭取一個美國運動品牌、一家大型零售通路,以及一個橫跨歐洲與亞洲的跨區域客戶。」除了維持既有前五大客戶穩定下單,儒鴻今年力推的「六小巨人」新客戶名單已見成果,有客戶已長大到能擠進公司前十名。

明年儒鴻將維持「新客戶占比12~18%」的策略,確保訂單結構能創造更高的營收與毛利彈性。

新品研發「令人興奮」 成明年最強成長動能

談到新品時,洪瑞廷語氣明顯興奮:「我個人是很興奮,因為看到一些蠻不錯的新產品研發。」「明年甚至後年的新品,有明顯區隔性。」

儒鴻預估今年新品營收占比約15~20%,明年仍將維持,但新品毛利顯著高於舊品,對公司整體獲利提升有加成效果。洪瑞廷說:「新品的生命週期取決於市場接受度,但只要儒鴻能持續以材料研發拉開差距,新品就能成為最強的 margin driver(推動毛利成長的關鍵因素)。」

運動產業變化:從「純運動」擴大到「日常機能」

疫情後全球穿著習慣轉變,從正裝走向休閒、機能混搭,儒鴻作為全球最大機能布供應商之一,正站在下一波趨勢的中心。

洪瑞廷分析:「運動服的機能布,現在不只用在運動服,也開始用在休閒、通勤、甚至有點正式感的衣服上。」這意味著儒鴻不再只依賴傳統運動品牌,而是能將產品延伸至更多服飾品類,從街頭潮流、都市通勤到辦公休閒。此舉不但擴大儒鴻的TAM(總可服務市場),也提高新品導入的空間。

印尼新產能啟動倒數18個月 成衣先走、布廠緊隨其後

另一個中長期動能,是儒鴻在印尼的新廠建設。公司日前宣布對印尼加碼8,000 萬美元資本支出,將在約18個月內完成成衣廠建置;布廠則因涉及重機、水電與廢水處理等更高的工程複雜度,會稍晚啟動,但方向不變。

洪瑞廷指出:「品牌端越來越看重垂直整合的優勢,因此我們會在印尼打造完整的垂直整合的生產流程。」垂直生產不僅能提高效率,也能讓品牌在供應鏈上更放心,對拉攏新客戶有明顯助益。

未來充滿挑戰 但「審慎慎觀」

儘管全球通膨、地緣政治與美國關稅仍存在不確定性,但洪瑞廷的定調始終一致:「充滿挑戰,但審慎樂觀。」

主因在於儒鴻新品研發動能持續強化,高毛利產品線逐步擴大,帶來比以往更好的獲利結構,雖然品牌補庫存步調依舊保守,但訂單能見度已維持在六個月水準,顯示需求並未出現市場擔心的急凍情況;另一方面,美國與亞洲新客戶開發進度順利,明年有機會再添一波成長動能,隨著印尼新產能將於未來兩年陸續到位,儒鴻的垂直整合布局也更加完整。

儘管運動服飾產業短期仍面臨壓力,但隨著機能布逐漸滲透到日常與通勤穿著,需求範圍不斷擴大,儒鴻有望從這波結構性轉變中持續受惠。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