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喊話政府啟動「護理科系養成獎學金計畫」每年15億從源頭救護理荒

護理荒一直是台灣醫療的嚴重問題,醫界提出解方,建議政府啟動「護理科系養成獎學金計畫」,每年投入15億元即可穩定護理人員新血。

黃星若/台北報導
2025/04/28 16:46
台灣醫務管理醫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建議,政府應立即啟動「護理科系養成獎學金計畫」。圖/新光醫院提供

護理人力荒一直是近幾年台灣醫療的大問題,台灣醫務管理醫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今(28)日提出建議,政府應立即啟動「護理科系養成獎學金計畫」,針對每年近萬名護理科系在學學生,提供每人每年15萬元獎學金,連續4年支持至畢業,畢業一年內考取護理師執照,執照取得後至少服務臨床4年,從源頭來解決問題。

洪子仁指出,日前台灣5大醫事團體理事長,包括台灣醫院協會、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與台灣醫務管理學會,曾共同研商如何因應護理人力危機。

他們也提出具體建議,認為政府應立即啟動「護理科系養成獎學金計畫」。洪子仁說,目前台灣約有30萬名持證護理人員,但實際從事臨床工作的僅19萬人,護理崩盤風險日益嚴峻。他建議政府可以針對每年近萬名護理科系在學學生,提供每人每年15萬元獎學金,連續4年支持至畢業,接受獎學金的護理師,需在畢業1年內考取護理師執照、執照取得後至少服務臨床4年,未履行者須返還獎學金。

他表示,「護理科系養成獎學金計畫」是系統性支持護理人力培育,每年投入約15億元即可實施,預計4年內可穩定補充4萬名新血,從源頭解決問題,守住醫療最前線。

至於資金來源,洪子仁建議可善用行政院通過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中要撥補給健保的200億元,從中匡列15億元,即可推動護理獎學金計畫,馬上可以執行。

洪子仁並以新光醫院為例說明,擴建工程總經費約80億元,預計提供314張病房及20張心臟加護病房,平均每床造價成本高達2000萬元以上,相較33年前火獅樓平均每床600萬,增加達4倍,如果無法同步穩定護理人力,這些昂貴的醫療設施將淪為「空床」,造成資源極大浪費。

洪子仁強調,護理人力是一項基礎公共建設,必須長期穩定投入,畢業後也應透過制度保障合理薪資與工作環境,提升留任率。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