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國庫超徵人民苦哈哈 政客還要護航嗎?

國庫年年超徵,經濟看似繁榮,然而已到適婚生育年齡的七、八、九年級生卻不敢婚、不敢生,台灣「生不如死」的人口結構現況,對照出官方數據只喜不報憂的荒謬,政客還要玩弄數字愚民,繼續為政府護航嗎?

童禮欣(退休人士)
2023/11/27 16:55
政府因為超徵普發現金6000元,這是台灣人的辛酸,不是幸福。示意圖/民報資料照

2024總統及立委選舉倒數計時,某候選人宣稱,從全民普發現金6000元可以看出台灣經濟愈來愈好,因為企業有賺錢,繳納的營所稅比往年多,國庫才能回饋於民;筆者認為,這種說法不但玩弄數字也愚弄人民,政府因為超徵「還稅於民」6000元,這是台灣人的辛酸,不是幸福。

總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TFR)是探討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重要依據(2020年世界總生育率為2.3),它代表社會福利制度、稅收、教育基礎等條件,也牽涉到人口老化、高齡化等國家組成結構,一個國家生育率過高未必是好事,但若生育率水平低到已開發國家的標準值以下,卻是個嚴重危機。

2022年台灣生育率1.08%,已列入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國家名單,其中高房價低所得,是台灣人不敢生的主要原因,房價是30年前的幾十倍,薪資水準卻還停留在16年前,誰還敢結婚、生子、買房子?

低所得、高房價促使少子化危機惡化,2022年台灣生育率僅1.08%,已列入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國家名單,示意圖/pexels

根據2021年官方數據,台灣新生兒僅15萬3820人,是史上首次低於16萬,而同年死亡人數18萬3732人,台灣人口結構「生不如死」持續負成長。

財政部說,賦稅收入自籌編至執行完畢有近2年時間落差(前一年度4月至當年度12月),稅收預測涉及未來經濟情勢變化。但

在稅收方面,2021年超徵4327億,刷新歷史紀錄,2022年超徵5237億元再創新高,依據財政部公布的稅收報告,近廿年來超徵已是普遍現象,從2004到2022年19年來,除了2009、2012、2013與2020年四個年度短徵,其餘都是超徵,最近9年合計超徵1兆6273億,其中,蔡政府執政的7年超徵1兆3307億元。

國庫年年超徵,政府看似很有錢,為什麼人民生活苦哈哈?七、八、九年級生到了適婚年齡卻不想結婚、不敢生兒育女?面對低薪不婚「生不如死」的社會實況,面對報喜不報憂的官方數據、以及嚴重的財政財失格,政客還要繼續抹粉擦脂為政府護航嗎?

論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