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 以「不二」真理開啟智慧人生(下)

正確的修行,是通盤了解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生活在世間又超越世間,以出世的智慧做入世的工作,「隨所住處恆安樂」、「日日是好日」,把歹日子當作好日子來過,活在當下、隨緣自在,這,才是有智慧的人生。

陳明道(佛光大學名譽教授)
2024/04/15 10:00
《金剛經》使用一連串的「非」和「即非」,是為了幫助學人破除觀念的迷霧而洞見實相的萬里晴空。圖/法鼓山文化心靈網路書店官網

學生問:「佛法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又說『不思善不思惡』,有沒有矛盾呢?」老師回答:「沒有矛盾,這是兩個不同的佛法層次。」

以上所述(上篇)並不是說要先修世間法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再以此基礎去修證超世間的自心佛性,而是一開始就要具備二者都通達的正知正見,因為,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並非上下或前後的關係,而是「一體不二」的弔詭關係。

西方佛學將其稱之為「超越而內在」(transcendence and Immanence),一方面究竟真理/實相(ultimate Truth/ultimate Reality)乃「內在」於眾生萬物,祂是眾生萬物的本性(本質),也是整個現象界(宇宙的森羅萬象及眾生萬物)的終極基礎或本源(ultimate Ground/ontological ground)所以,祂不在別處,就在萬象萬物裡面,

而另方面,祂是超越世間二元對立的絕對性、終極性,所以,祂「超越」於萬象萬物,整個現象界都找不到祂的踪跡;這個弔詭關係,西方靈性哲學以一句淺白的話說描述:「God is nowhere but everywhere.(上帝無所在而無所不在)。」

我們若能了解究竟真理「超越而內在」的道理,縱使沒有開悟,也會有很大的受用。示意圖/民報資料照

「超越而內在」的弔詭表述,相當於漢傳佛法的「空有不二」(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但意思更清楚明白,因為「空」指涉超越(空掉)一切觀念執著,但一般學人想到的是「空無一物」,很難體會這層「超越」的意涵。

我們若能了解究竟真理「超越而內在」的道理,縱使沒有開悟,也會有很大的受用,最主要的,是幫助我們「如實」觀察事物(See things as they are),不落入偏見和執著。

一般人觀察事物不能如實,是因為被二元對立的觀念所困縛,從而生起種種痛苦煩惱,例如生病時,不自覺地作出「不好」、「不幸」、「倒楣」等負面評判,一旦作出負面評判,就生起憎惡、恐懼、抗拒(不願接納)等情緒反應,帶來不必要的痛苦煩惱。

佛法教導我們按照疾病本來面目(實相)「如實」去觀察,體解這只是一種現象、一種經驗,無所謂好或不好、幸或不幸,用佛法的術語來說,就是看清疾病的實相或本質是「空」和「不二」(超越二元對立),因而不作負面評判及情緒反應。

看清實相才能按照事物的本來樣相去「如實」觀察,超然看待生命中的成敗得失。示意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官網

人本學派的心理諮商/治療應用這個原理來說服案主改變負面思考,不要把你的憂鬱症(焦慮、恐慌症等)看成「問題(problem)」,而是看成「經驗」(experience)」,經驗就只是經驗,沒有什麼好不好、幸不幸,跳脫二元對立的觀念糾纏,就是「如實」觀察,「如實」就不落入偏見和執著,就能避免負面情緒反應,對心理症狀的療癒及EQ都有很大幫助。

在修行上,修學佛法者自始就應明白「超越而內在」的佛理,一方面了解健康、幸福等在世間生活有其重要性,同時看清其實相(本質/本性)是超越於健康vs.疾病、幸福vs.不幸等二元對立的空性/不二性。

看清實相才能按照事物的本來樣相去「如實」觀察,站在智慧的制高點,超然看待生命中的成敗得失,對於成功、福運等事物不生貪愛執取,遭逢失敗不幸時也能安然處之,不生瞋憎、憂煩和恐懼等情緒反應。

老子在《道德經》教示,禍福無常且相依共存,禍中有福,福中有禍,福運來臨時,應知禍患已潛伏其中,所以不要得意忘形,遭遇禍患和不幸時,應知福氣已隱藏其中,所以不必灰心喪志,這是道家的「不二」慧見。

儒家聖人說:「天將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把逆境當作上天的試煉考驗,把戰勝逆境當作神聖使命,若能戰勝,心志會變得更堅靭,慧命也會大幅躍升,所以逆境與順境平等不二;道家和儒家的「不二」智慧,跟佛家一樣,都是要破除二元對立的觀念執著。

布施、法會等修持只是接引初信者的方便手段,若當作目標追求,則增我執、迷於虛相,很容易走入歧途。示意圖/pixabay

原始佛法的正念內觀禪很注重如實觀照,印度巴利文「內觀(vapassana)」和「正念(samma)」sati的本義都是如實觀照/覺察,不作評判、不生貪瞋愛憎等習性反應,稱之為「平等心(equanimity)」

到了大乘佛法,尤其是禪宗,注重以「不」、「無」、「非」等遮遣詞表達破除觀念評判和執著,例如「不思善不思惡」、「本來無一物」,《金剛經》使用了一連串的「非」和「即非」,都是為了幫助學人破除觀念的迷霧而洞見實相的萬里晴空,其道理跟原始佛法一脈相承、一以貫之。 

宗教界宣稱布施、法會等修持能得現世福報,這只能作為接引初信者的方便手段,若當作目標來追求,則增我執、迷於虛相,缺少洞察實相的正知正見,這樣的修行很容易走入歧途。

正確的修行,是通盤了解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生活在世間又超越世間,以出世的智慧做入世的工作,做到佛陀所教導的「隨所住處恆安樂」,以及禪宗說的「日日是好日」,歹日子也能當作好日子來過,在觀念上不思善、不思惡,在情緒上不抱怨、不生瞋斥憂悲苦惱,活在當下、隨緣自在,才是當今人類所需要的覺醒和解脫,也是有智慧的人生。

延伸閱讀:以「不二」真理開啟智慧人生(上)

論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