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法說》中鋼攻高價值鋼材 跨入無人機、機器人供應鏈
.
李孟璇
在鋼市空間有限的情況下,中鋼不再局限於傳統鋼材供應角色,而是加速跨足高階材料領域,將版圖延伸至電動車、機器人與無人機產業鏈。董事長黃建智在法說會上明確揭露,中鋼正以電磁鋼片為核心技術,逐步進入新興科技供應鏈,「中鋼不是只做一般鋼材,我們正在做高價值產品。」
跨入科技製造領域 電磁鋼片將成未來成長主軸
中鋼近年積極布局高階電磁鋼片,並以此切入機電整合系統。黃建智透露,這項產品已與電動車馬達、無人機動力系統、機器人關鍵零組件等應用建立合作關係,預計2027年起陸續放量,將成為中鋼下一波成長的「重量級引擎」。
法說會上也強調,中鋼正朝「鋼+電子」、「鋼+AI設備」方向延伸,強化特殊用途鋼材的研發能量,擺脫大型鋼廠過去只能做「標準品」的印象。
高價值鋼材全面推進 從資料中心到中東基建
中鋼指出,未來外銷戰略將集中在高附加價值、需求成長快且不易被低價鋼材競爭的市場,包括電力設備與資料中心結構用鋼、中東大型基建與能源工程、建築級低碳鋼材,以及印度、東協的高強度鋼需求。這些領域對碳排放要求嚴格,利基型需求也比一般鋼材更具穩定性,有助中鋼擴大毛利空間。
黃建智說:「不是每個市場都值得打,我們要選能創造獲利的市場。」他強調,中鋼未來的戰略方向是「少量但高價值」,而非過往的「大量但低毛利」。
碳邊境與全球法規迫使加速轉型 低碳鋼材成必修科目
面對歐盟CBAM、東協國家碳稅制度陸續上路,中鋼也加緊在低碳技術上的投入,包含氫氣還原技術開發、增加電爐比重、與下游客戶共同建立碳足跡管理計畫。黃建智強調,減碳不再只是環保議題,而是進入全球供應鏈的「入場券」,「減碳是出口與生存的問題,不做就會被市場淘汰。」
在鋼市景氣難言樂觀、全球供應過剩等壓力下,中鋼利用高價值鋼材與跨入科技供應鏈作為突破口,試圖從傳統鋼廠轉型為掌握技術門檻的材料供應者,也為未來獲利模式開啟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