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醫新聞

【你不知道的白袍之聽力師1】聽力師 為聽障者打開聽見世界的開關
同樣身穿白袍,「聽力師」卻鮮為民眾所知,究竟聽力師的工作是什麼?聽力師除了基礎的聽力評估外,也要負責之後的介入,也就是助聽器的選配、教導聽障者如何使用,以及後續的復健追蹤。

帶著毛孩趣旅行 北市4月11日起新增試辦平日「友善狗狗公車」
台北市為了響應4月11日國際寵物日,4月9日特別規劃「捷運寵物專車」、4月11日起也將新增試辦平日離峰時段「友善狗狗公車」路線,讓臺北市動物友善政策再升級。

台商繞道手術後血管全堵塞 Impella「心」救星神救援 從此不再胸痛!
台中榮總引進最新的左心室軸型幫浦(Impella)來幫助心導管手術,讓患者得以在安全的狀況下使用延伸導管進行輔助,維護血流順暢。

被蛇咬了怎麼辦?千萬別用嘴把毒液吸出來! 野外掃墓做好防護,防恙蟲叮咬、避免蛇吻
疾管署提醒民眾掃墓祭祖、登山踏青須先做好防護,穿著長袖衣物,注意打草驚蛇,此外,使用防蟲噴霧,避免被毒蛇、恙蟲掃了連假興致。如不幸被蛇咬要先拍照、盡快就醫,千萬不可以用嘴巴吸毒液。
中醫保健

中醫「耳穴貼壓法」 同時改善血壓及失眠症狀
高血壓合併失眠讓人痛苦,據統計,血壓病人中有高達46.6%的人為失眠所苦,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中醫的「耳穴貼壓治療」,幫助民眾在短時間內同時改善高血壓及失眠症狀。

春眠不覺曉,春睏何時了?中醫師:多動、作息正常、飲食不極端
怡人的春季,為何萬物甦醒我獨睡,懶懶地不想動?原來是「春睏」上身,中醫師建議與春睏共處必須適度鍛煉多活動、作息正常不熬夜、飲食清淡不極端,越睡可是會越想睡的喔!

中西共治類風濕關節炎 北榮研發「傷科洗劑」緩解症狀
全台約有10萬人長期受到類風濕性關節炎之苦,只是西藥價格昂貴,且常帶來令人困擾的副作用,台北榮總團隊研發中藥洗劑有效緩解惱人症況,為病友帶來福音,成果更登上國際期刊。

中醫八段錦 和「大腹翁」、「小腹婆」說掰掰
過完元宵節相當於年過完了,累積了一整個春節的熱量該怎麼辦?中醫師特地教大家以「八段錦」的簡單訓練方式,擺脫身上的油脂!
樂活長齡

長者膝蓋痛未必是退化性關節炎! 增生治療幫助復原十字韌帶受損
年紀大膝蓋痛可未必一定是退化性關節炎!台北慈濟醫院日前發現一名案例,因家中沒電梯、將床鋪置於地板,導致膝蓋過度使用,就醫檢查竟發現後十字韌帶慢性受損。

「獨旅.偶遇」2023竹子湖海芋季 白色情人節浪漫開跑!
竹子湖海芋季從3月14日起至4月23日登場,特別以「獨旅.偶遇」為花季主題風格,市民可以趁著疫情解封,上陽明山賞海芋、採海芋及吃野菜,享受竹子湖獨有的山景與花景交映之美。

來吧!一起來種樹!減碳最佳投資 林務局3/16免費贈送樹苗
3月12日是植樹節,當全球為了為了淨零碳排努力時,植樹造林正是最值得投資的減碳行動。林務局3月16日將免費提供樹苗給民眾,邀請國人親手參與植樹。

長者不禁跌!65歲以上長者,每12人就有1人因跌倒就醫 檢核居家環境 防跌有妙招
老人跌倒通常是造成健康生活的分水嶺,為防止老人跌倒對健康造成的威脅,國健署特地推出包含居家環境檢核的《長者防跌妙招手冊》,台北市立萬芳醫院也推出防跌輔具,盼能為銀髮族健康把關。
民報農民曆

【民報農民曆-春分1】3/21春分到 立蛋招好運 少吃辛辣食物少動怒 養肝養陽氣
3月21日(農曆2月30日)是「春分」,也是晝夜等長的日子,中醫師提醒大家少吃辛辣食物、多到戶外踏青,養肝養陽氣;而在養生之外,也不妨在陰陽等分的這天「立蛋」,招來一年的好運!

【民報農民曆】閏二月女兒心 出嫁女兒備豬腳麵線 為父母添福添壽
國曆3月22日(農曆閏二月初一)到國曆4月19日(農曆閏二月廿九)是閏月,民間流傳「父母逢閏年減壽」, 因此衍生出閏年出嫁女兒需準備豬腳麵線回娘家孝敬父母親,希望父母親吃了豬腳麵線可以「添福添壽」!

【民報農民曆-春分4】天赦日積修善業 祈求上天開恩赦罪
天赦顧名思義是祈求天恩開赦。民間傳說是玉皇上帝為犯無心過錯的眾生開恩赦罪之日。也有一說,天赦日應該是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是地官大帝的誕辰,也是「地官赦罪日」。

【民報農民曆-春分3】春分雨神再不同行 全台水情緊張
3月21日節氣來到「春分」,代表春季降臨,日夜等長,除了華人,全球各地都有慶祝活動!但眾所期盼的春雨究竟何時來報到?氣象局指出,春季至今全台降雨仍明顯偏少,對北部水情提出預警!
毛起來醫

【狒狒逃脫記】一隻都不能少!防東非狒狒憾事重演 台北市動物園展開防動物脫逃訓練
桃園狒狒在誘捕中不幸死亡的消息,讓民眾錯愕不已,台北市動物園為了防止憾事重演,29日展開動物脫逃訓練,期待能強化各飼養單位應變及處理緊急事件的能力。

【狒狒逃脫記】東非狒狒遭圍捕 傷重不治死亡
在桃園地區趴趴走18天的東非狒狒,27日被圍捕,但因傷勢嚴重,急救無效死亡。究竟是誰殺了狒狒?農業局表示人員僅配置麻醉槍,已經報警清查釐清狀況。

老毛孩救星! 量身訂製寵物輔具 癱犬也能走起來
毛孩老後步行的問題影響毛孩下半生,找到合身的輔具,可以增加毛孩散步、活動意願,成為天使後也可以捐出來讓愛永續。

【狒狒逃脫記】遇到狒狒怎麼辦? 林務局提醒:不要露齒微笑!
桃園市區近日發現狒狒行蹤之後,引起各界高度關注,林務局呼籲,如果民眾遇到狒狒有四件事情不能做:不要與牠眼神對視、不要露齒微笑、不要尖叫、不要轉過身奔跑,以上行為都可能會激怒狒狒!
民報醫筆記

【民報醫筆記】迎接脫罩潮「特定族群」仍要當心!高危族群治療新選擇
被動免疫就是直接給予對於主動免疫功能不佳之病患對抗COVID-19 抗體的方法,高危族群確診,除了抗病毒藥物之外,還有複合式單株抗體Tixagevimab + cilgavimab成為治療的選擇,其特性在治療後可在體內維持近6個月的保護效果。

【民報醫筆記】三月宗教盛會,不小心被炸傷該如何處置
「三月瘋媽祖,四月迎王爺。」每年農曆三月開始,宗教盛會陸續展開,倘若參與宗教盛事不慎遭受爆竹煙火炸傷,該如何應對呢?

【民報醫筆記】天外飛來一筆,車禍常見傷害細說你我他
看到車禍事故發生,民眾除了撥打119請求協助外,還可以多做甚麼呢?可以協助擺放三角錐,確保事故現場安全,或在可見出血的位置實施加壓止血,在救護人員到達前,建議不要輕易移動傷患。

【民報醫筆記】尿尿怎麼會有血?!血尿不可怕,怕的是無痛性血尿
感染和結石是血尿最常見的原因,血尿情形通常能在治療過後好轉。然而,假如單純是間歇出現隱隱約約的血尿,沒有合併疼痛的無痛性血尿,反而是更小心的症狀,應及早就醫安排檢查。
專家處方欄

【陳順勝醫師專欄】脂肪的功能與如何控管身體的油
提起脂肪及膽固醇,很多人都會打從心裡排斥,認為是許多慢性病的罪魁禍首。醫師建議脂肪攝取量需適當,每天攝取脂肪所提供的熱量不應超過總熱量的百分之三十。

【楊憲宏專欄】Covid疫苗施打「常態化」 有必要嗎?
指揮中心說疫苗施打未來將「常態化」,問題是這「次世代」疫苗,根據的是哪些變種病毒來製作的,以目前變種轉化速度如此快,去年買的「次世代疫苗」,到了今年三、四月時,效果恐怕很存疑。

【陳順勝醫師專欄】腦力為何會衰竭與如何預防?
年紀大了,更要多做增進腦力的活動,這樣大腦的連結就不容易逐漸消失或弱化。複習神經與神經之間的連結,愈用連結就會愈強,多做需要思考、加強腦力的活動、學習新事物,預防腦力衰竭。

【一代名醫系列7】憶洪瑞松教授隨筆~~
洪瑞松教授長期擔任李登輝總統心臟主治醫師,名列臺灣百位名醫。《民報》特別選在洪教授離世一週年,轉載高雄長庚醫院顧問級主治醫師吳炯仁醫師的文章,談他進入心臟內科領域,受到洪教授的指導與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