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醫新聞

「三明治照顧者」上班族每週照顧時間逾20小時 6方式預防身心健康惡化
勞動節前夕,董氏基金會發表一項調查顯示,每週同時需要照顧長輩和子女超過20小時的上班族,心理健康明顯比非夾心照顧者下將。提醒企業主多支援,也提供6方式幫助預防身心惡化。

40歲男跑馬拉松突倒地無心跳 台大急救助奇蹟康復 再度站上馬拉松賽道
一名40多歲男性在參加馬拉松時突倒地失去呼吸心跳,在台大醫院急救成功後,以溫控治療緩解後遺症,如今健康重返馬拉松賽道。

醫界喊話政府啟動「護理科系養成獎學金計畫」每年15億從源頭救護理荒
護理荒一直是台灣醫療的嚴重問題,醫界提出解方,建議政府啟動「護理科系養成獎學金計畫」,每年投入15億元即可穩定護理人員新血。

智慧手錶傳警訊 55歲男性透過PFA手術解除中風危機 成東台灣第一例
透過智慧手錶監測心率功能提醒,一名55歲男性就一發現自己有「心房顫動」問題,在進行PFA脈衝場消融術後,終於擺脫了心房顫動及可能中風的危機,同時也是東台灣第一例PFA病患。
中醫保健

忽熱忽冷感冒好了咳嗽好不了? 醫提醒:咳嗽超過8周 小心已是慢性咳嗽
近日溫差大,許多民眾因此感冒,更糟的是出現好不了的咳嗽症狀。中醫師提醒,若咳嗽超過8周就要小心是慢性咳嗽,要就醫找出原因才能真正對症下藥。

中藥商資格新令引發基層藥師反彈 林憶君:中藥就是藥品 衛福部立即撤回違法解釋令
中醫藥司日前公告新增核釋藥事法第103條解釋令,讓中藥販售開放有關中藥從業人員繼續經營中藥販賣業務的解釋新令,遭基層藥師團體反彈,立委林憶君表示「中藥就是藥品」,希望衛福部撤回違法解釋令。

大S辭世 中醫師建議熱敷兩大護肺穴位 防止小感冒惡化
藝人大S(徐熙媛)因流感併發肺炎不幸辭世,享年48歲。這起事件震驚各界,也提醒我們流感與寒邪侵襲時,更需要保護肺部健康,中醫師提醒,特別是年長者、體質虛弱者,更應該關注呼吸系統的養護。

春節假期尾聲 中醫師教你5方法加穴位按摩 擺脫「長假症候群」
春節假期最後一天,擔心上班後出現「長假症候群」?中醫特地提出5方法和穴位按摩方式,教民眾快速收心,開工不憂鬱。
樂活長齡

研究指出職場霸凌下讓憂鬱風險增加3倍 專家教你4步驟因應職場霸凌
前一陣子勞動部、衛福部接二連三的職場霸凌事件引發各界議論,一項研究就指出,在不重視員工心理健康的公司工作的全職員工,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會增加3倍。

你是I人還是E人? 爆紅MBTI性格測驗讓心理師擔憂反影響心理健康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也測驗過自己的MBTI屬性,然而心理師卻擔憂,從以前的心理測驗到現在的MBTI測驗,過度執著於性格標籤,有時反而會影響心理健康。

瓊瑤輕生各界震撼 重症醫籲:應推動全民死亡教育 落實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針對知名作家瓊瑤輕生,重症醫師黃軒表示,應推動全民死亡教育,幫助老人和家人減少對死亡的恐懼;同時,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的實施,能讓病人及家屬在醫療選擇上更為清晰,減少決策壓力與心理負擔。

瓊瑤過世引發「安樂死」討論 邱泰源:台灣安寧緩和醫療實力有助於幫病人解決痛苦
知名作家瓊瑤輕生,引發各界對「安樂死」的討論。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台灣擁有亞洲第1、世界第3的安寧緩和醫療實力,應該進行安寧醫療幫病人解決痛苦。
毛起來醫

比特犬咬傷恐引發潰爛、慢性發炎 醫提3步驟降低併發症
比特犬咬傷機車騎士事件引發社會關注,醫師提醒,犬隻咬合力強,若被咬傷可能造成深層撕裂傷,此外,由於犬隻口腔帶有多種細菌,若未妥善處理,可能導致傷口感染,進一步引發潰爛、慢性發炎,一定要重視。

老齡動物如何做長照? 補充營養、保暖、足療樣樣來
台灣邁入超高齡化的同時,不少動物園的動物也跟著邁向高齡化,怎麼幫這些「老齡動物」做長照?台北市立動物園請民眾在8月25日「祖父母節」當天一同來一探究竟。

國際貓咪日 貓奴副總統蕭美琴呼籲大家推廣貓科動物保育
8月8日不只是父親節,同時也是「國際貓咪日」,副總統蕭美琴特地呼籲民眾,不只當貓奴,也要重視台灣貓科動物保育。

全台貓犬23萬 高過新生兒13萬 第一間寵物健檢誕生
全台第一間寵物健檢在台北誕生,「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也適用於家中毛孩,寵物定期健康檢查不僅能延緩疾病發生,讓毛孩健康成長,也能減輕飼主在寵物醫療上的金錢負擔。
民報醫筆記

【民報醫筆記】地震災害防治急先鋒—淺談防災士專業與訓練
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1日發生規模7.6級強震,死亡人數攀升至100人。災害與災難何時會來無法預知,「防災士」可以運用正確的防災知識指引民眾成功避難,成為民間自主防災工作的種子。

【民報醫筆記】三餐老是在外,突發食物中毒之症狀與處置
「三餐老是在外」廣告代言人張誌家驚傳猝逝,外食是忙碌現代人的日常,食物中毒通常伴隨著胃痛、嘔吐和腹瀉等症狀,提醒外食族唯有藉由勤洗手、要新鮮、生熟食分開、徹底加熱才能有效確保「食」的安全。

【民報醫筆記】迎新年避免樂極生悲~ 大型活動發生踩踏事件之因應與應變
迎接2024,全台從北到南都有跨年晚會,萬一發生人潮推擠贈成踩踏情形該如何自保?首先將雙手交叉護在胸前,可在自已被擠壓時,留有一些胸部擴張的呼吸空間。另,謹記順著人流往兩側離開、跌倒時保護頭部及身體。

【民報醫筆記】寒流發威 抗寒保暖暖爐使用,如何避免火災發生
寒流發威,氣溫急降,許多人會在室內使用保暖爐,正確的使用,可大大降低火災的發生,例如﹔用電不超過負載、出門時或上床睡覺切記關閉加熱設備、把任何可能燃燒的物品放置至約一公尺外,遠離加熱設備保持安全距離。
專家處方欄

【陳順勝醫師專欄】咖啡的魅力與健康風險
國人喝咖啡風氣盛行,究竟喝咖啡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優是劣?醫師從咖啡的製程、成分與元素來分析,似乎優點大過於缺點!每天喝適量的咖啡,可以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的機率,並減少膽結石和脂肪肝的發生。

【陳順勝醫師專欄】脂肪的功能與如何控管身體的油
提起脂肪及膽固醇,很多人都會打從心裡排斥,認為是許多慢性病的罪魁禍首。醫師建議脂肪攝取量需適當,每天攝取脂肪所提供的熱量不應超過總熱量的百分之三十。

【楊憲宏專欄】Covid疫苗施打「常態化」 有必要嗎?
指揮中心說疫苗施打未來將「常態化」,問題是這「次世代」疫苗,根據的是哪些變種病毒來製作的,以目前變種轉化速度如此快,去年買的「次世代疫苗」,到了今年三、四月時,效果恐怕很存疑。

【陳順勝醫師專欄】腦力為何會衰竭與如何預防?
年紀大了,更要多做增進腦力的活動,這樣大腦的連結就不容易逐漸消失或弱化。複習神經與神經之間的連結,愈用連結就會愈強,多做需要思考、加強腦力的活動、學習新事物,預防腦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