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醫新聞

肺癌篩檢政策推動滿3週年 台灣創全球首例雙納高風險族群制度 助逾2千人早期確診
肺癌篩檢政策推動滿3週年,全台逾21萬人受檢、2,000餘人早期確診,政策涵蓋家族史與吸菸者,篩檢效益顯著,台灣模式獲國際關注。

「蛋蛋緊緊的」竟是轉移性攝護腺癌! 「精準放射標靶」助患者重獲新生
一名74歲男性覺得「蛋蛋緊緊的」,檢查竟發現已是攝護腺癌第四期,且已轉移全身!幸而現在台灣治療指已接軌國際,新療法精準狙擊攝護腺癌助延命,免去無藥可用的窘境。

健保署擬10月試辦「假日急症中心」 舒緩大型醫院急診壅塞
健保署擬10月試辦「假日急症中心」,設於急診壅塞醫院附近,收治輕症病患,分流就醫壓力,並提高醫護值勤給付,盼改善假日急診壅塞。

部桃外科主任周佳正遭公車撞擊不治 醫界震驚哀悼 呼籲檢討行人安全機制
部桃外科主任周佳正遭公車撞擊不治,醫界震驚哀悼,醫師公會呼籲強化行人安全機制,徹查事故與檢討駕駛訓練。

重症醫學會理事長高國晉辭世 享年59歲 醫界深感哀悼
林口長庚胸腔內科醫師、高國晉20日辭世,享年59歲。重症醫學會沉痛哀悼其對急重症醫療貢獻,醫界友人亦追憶其專業與熱忱。

疾管署:國內新冠疫情下降 新冠病毒持續活躍於社區 重症及死亡病例仍多
疾管署指出,國內新冠疫情雖然下降,但重症死亡仍多,逾8成未接種JN.1疫苗,籲65歲以上及高風險族群儘速接種疫苗;暑假旅遊旺季,民眾應持續防護並注意警示症狀,必要時立即就醫。

失智不等於失望 北醫附醫完成台北首例阿茲海默症單株抗體治療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成功為首位阿茲海默症患者施打單株抗體藥物,開啟台灣早期診斷與治療新里程碑。此療法可清除腦中類澱粉蛋白、延緩退化,病人不必再出國接受治療。

國衛院研究:提早退休每年增1/150衰弱風險 男性低收入族影響最大
國衛院研究發現,提早退休者每年衰弱風險增1/150,男性與低收入族最受影響,專家建議逐步退休與鼓勵高齡工作。

台灣醫界老兵發聲:清除國會癌細胞,呼籲全民支持大罷免捍衛民主
台灣醫界老兵呼籲全民支持大罷免,指控部分藍白立委親共亂政,形同國會癌細胞,威脅國家安全與民主發展。他們強調必須清除這些立委,才能讓台灣恢復健康正常運作。

台大醫院新任院長出爐 余忠仁接棒吳明賢 8月上任
台大醫院新任院長確定由肺癌權威余忠仁出任,8月1日上任。他承諾推動研究、培育人才、強化國際連結,並改善性平與職場環境。

前台大婦產科名醫鄭文芳涉性侵潛逃遭通緝 院長怒批「醫界之恥」
前台大醫院婦產科名醫鄭文芳涉性侵三女棄保潛逃遭通緝,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痛批「醫界之恥」,指其行為是最壞示範,應勇於面對法律責任。

子宮內膜癌早期警訊勿輕忽 國健署籲女性異常出血及早就醫
國健署提醒女性注意,子宮內膜癌早期徵兆為異常出血,肥胖會增加罹病風險。女性應注意身體變化、及早就醫,維持體重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