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醫新聞

失智不等於失望 北醫附醫完成台北首例阿茲海默症單株抗體治療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成功為首位阿茲海默症患者施打單株抗體藥物,開啟台灣早期診斷與治療新里程碑。此療法可清除腦中類澱粉蛋白、延緩退化,病人不必再出國接受治療。

國衛院研究:提早退休每年增1/150衰弱風險 男性低收入族影響最大
國衛院研究發現,提早退休者每年衰弱風險增1/150,男性與低收入族最受影響,專家建議逐步退休與鼓勵高齡工作。

台灣醫界老兵發聲:清除國會癌細胞,呼籲全民支持大罷免捍衛民主
台灣醫界老兵呼籲全民支持大罷免,指控部分藍白立委親共亂政,形同國會癌細胞,威脅國家安全與民主發展。他們強調必須清除這些立委,才能讓台灣恢復健康正常運作。

台大醫院新任院長出爐 余忠仁接棒吳明賢 8月上任
台大醫院新任院長確定由肺癌權威余忠仁出任,8月1日上任。他承諾推動研究、培育人才、強化國際連結,並改善性平與職場環境。

前台大婦產科名醫鄭文芳涉性侵潛逃遭通緝 院長怒批「醫界之恥」
前台大醫院婦產科名醫鄭文芳涉性侵三女棄保潛逃遭通緝,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痛批「醫界之恥」,指其行為是最壞示範,應勇於面對法律責任。

子宮內膜癌早期警訊勿輕忽 國健署籲女性異常出血及早就醫
國健署提醒女性注意,子宮內膜癌早期徵兆為異常出血,肥胖會增加罹病風險。女性應注意身體變化、及早就醫,維持體重降低風險。

癌症連52年居台北市死因之首 COVID-19跌出十大
癌症連52年為台北市首死因,COVID-19退居第12位。死亡人數年減4%,多為高齡者。女性乳癌、卵巢癌死亡率上升,衛生局呼籲民眾定期篩檢防治。

全球首創KIF2C抑制劑 國衛院與清華大學攜手破解三陰性乳癌化療抗藥性困境
國衛院與清華大學攜手研發全球首創KIF2C小分子抑制劑,有望破解三陰性乳癌化療抗藥性。研究登上國際期刊,盼早日推進臨床應用。

衛福部增列「膝關節保健」為健康食品認證新項目 強調勿混淆藥品療效
衛福部公告新增膝關節保健為健康食品功效項目,並訂定評估方法。強調健康食品非藥品,無治療作用,不要誤信或購買宣稱療效、誇大功效的產品。

食品展「健康」成新亮點 銀髮族、磷鉀攝取控制者皆能享用美食
一連3天的「2025 年台北國際食品系列展」今(27)日展出最後一天,展覽中「健康」主題成了新亮點,多家業者推出包括銀髮友善、體力維護等美食,讓美味同時也能兼顧健康。

蛀牙預防大作戰 北市小二至小六年級學童暑假免費塗氟
台北市聯醫暑假推出小二至小六免費塗氟活動,限設籍市民,分院分期辦理,免掛號費。請家長攜健保卡、戶口名簿與牙刷至院區守護學童牙齒健康。

不再只能化療 健保納入免疫療法與PARP抑制劑 為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帶來新曙光
三陰性乳癌治療重大突破!免疫藥物輔助治療與PARP抑制劑納入健保,讓治療不再僅有化療。台灣醫界與病友團體將持續與政府合作,配合「論質計酬」制度,共創病人、醫療與社會三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