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憲宏專欄】Covid疫苗施打「常態化」 有必要嗎?

指揮中心說疫苗施打未來將「常態化」,問題是這「次世代」疫苗,根據的是哪些變種病毒來製作的,以目前變種轉化速度如此快,去年買的「次世代疫苗」,到了今年三、四月時,效果恐怕很存疑。

楊憲宏(資深媒體人、人權活動家、公衛碩士)
2023/02/27 15:55
新冠疫情舒緩,但最近傳出政府未來將對新冠病毒疫苗施打「常態化」,引發不少疑慮。圖/shutterstock

Covid-19武漢肺炎病毒疫情已經舒緩,解封,可以不戴口罩了。疫情雖因新變種而有起伏,未來毒性持續減弱是必然趨勢,從公共衛生立場,到底政府應該有何相應措施?特別是如今行政院長是公衛專家陳建仁博士,理論上,會有比較萬全的政策對應,但是最近傳出政府未來將對新冠病毒疫苗施打「常態化」,引發不少疑慮。專業醫師的第一個反應是「要打哪一種疫苗?誰製造的產品?根據什麼科學資訊判斷?常態化的依據是什麼?」這幾個問題應該由陳建仁院長未來在立法院接受質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官王必勝日前指出,疫苗施打未來將「常態化」,ACIP也通過,2023年建議「至少打一劑」,中央會利用3、4月催打;王必勝說,「就如同流感在10月、11月打一樣」,希望以後疫苗施打「常態化」,3月、4月希望地方政府可以一起協助,(而且已經去找新北市長侯友宜「幫忙」)。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則證實,ACIP建議,高風險族群,包含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者等,每年建議打2劑疫苗,至於一般民眾每年打1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官王必勝日前指出,疫苗施打未來將「常態化」,就如同流感在10月、11月打一樣。圖/衛福部提供。

疫苗施打「常態化」是極為重大的決策,指揮中心只有三言兩語宣布,沒有拿出足夠的科學例證,國外的研究與政府決策參考,說明「為何每年都還要民眾普遍施打?」,這樣的公告是草率了些。

王必勝指揮官説,「就如同流感在10月、11月打一樣」就將Covid-19的疫苗放在今年3、4月催打。這個邏輯是有問題的。因為流感每一年五、六月都有世界衛生組織在候鳥的棲息地進行動物宿主的病毒基因序列研究,並由專家確認當年的變種病毒樣態,提供給世界各國,去製造疫苗。候鳥10、11月南飛時,將傳染給人類的病毒變種是哪些基因類型,流感疫苗就是從這種動物宿主身上得到變種基因,因此可以精準預測,所造出來的疫苗有高度打擊成功信心,算是「超前佈署」,值得推薦。

現在的Covid-19疫苗則完全不是那回事,因為至今這個肆虐全球快四年的病毒,到目前仍然無法溯源找到動物宿主,更沒辦法進行研究,而愈來愈多的資訊指向,Covid-19的病毒是在中國武漢病毒研究所中「製造出來」的。更困難的是,這個RNA病毒基因的突變非常快且多樣,無法預測下一個疫情高峰會由哪個變種造成,疫苗的製造,只能追在已發生的變種後面。然而,已流行過的Covid-19病毒,不論是原始株或後來的子子孫孫,都沒有再次出現大流行。用已批准的疫苗對付未知結構的下一個Covid-19病毒,我們只能祈禱打進身體的疫苗對病毒能有交叉免疫力(cross immunity)。因此,流感疫苗每年施打的科學根據,並不宜橫向「移植」到Covid-19的疫苗運用,即使外國有生產所謂的「次世代疫苗」其抗原精準度也不能與流感疫苗相提並論。

台灣去年底前已經買進2300萬劑BNT疫苗、2600萬劑莫德納,所以目前台灣政府手上的所謂「次世代疫苗」數量太多了,未來短期內不可能考慮再採購更新的「次次世代疫苗」,也沒聽聞有「次次世代疫苗」即將上市。去年底政府曾表示「只希望民眾能踴躍接種,若無需求,也將影響決策。」

問題是這兩樣「次世代」疫苗,根據的是哪些變種病毒來製作的,以目前變種轉化速度如此快,去年買的「次世代疫苗」,到了今年三、四月時,效果恐怕很存疑。

Covid-19 的變種來自已經大幅感染的人群,一個變種流行三個月後就被替代掉(Omicron 不就是這樣嗎?)那所謂「次世代疫苗」製造出來的產品,是不是對已經又變化的新變種,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呢?政府應該要告知民眾實際情況,畢竟這是要注射到人體的產品,民眾有完整知之權利,也應有自主抉擇的權利。

高危險群如年長者,並非只有受到Covid-19的威脅,其他病毒感染,如流感也會致命。真正能夠保護這些年長有痼疾者的是周全的醫護配套。圖/shutterstock

政府千萬不可以因為已經花了預算,買了「次世代疫苗」(去年要購買時,確有反對的聲音),現在民眾施打意願不高,庫存過多,也會過期,就再來一個突如其來如的,「常態性」施打宣布,企圖消化這些效果有限的「次世代疫苗」。

以目前全球都在解除封鎖的情況下,可以推測,各國都認為新的變種毒性已經弱化,威脅不大。可能只有少數年長有痼疾者是比較需要注意,但是問題是這些高危險群,並非只有受到Covid-19的威脅,其他病毒感染,如流感也會致命。真正能夠保護這些年長有痼疾者的是周全的醫護配套,包括特效藥的及時使用,並非「常態性」對所有人施打疫苗。

最近每日公佈的感染數及死亡數都在下降,比較令人關注的是死亡原因,幾乎都是有痼疾者,或是年長者。目前因為防疫規定,都將之列為「因為Covid-19感染致死」,其實是很値得深究其真實病程,Covid-19成為「死因」的原因很可能只是被驗出陽性反應而已。追究其病程,死因恐怕仍是其痼疾已經劣變到器官衰竭致死。而且也有可能病情嚴重,住院後才在醫院內感染了Covid-19(nosocomial infection ),這樣的案例也被列入「因為Covid-19感染致死」,有沒有違和了些?

指揮中心有空推銷「次世代疫苗」注射「常態化」,還不如從統計資料,重新檢視、修正,到目前為止,17709人死亡,從病歷記載去追蹤,到底有多少人是真正被Covid-19的病毒侵襲致死,哪些人只是剛好也檢驗出陽性反應,這樣的科學探討才有助於未來防疫的周全準備。特別是,行政院長陳建仁是公衛專家,更應有一套高標準要求來收拾這場疫情戰場。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