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首日數學A難度增 教師審題:頂標或前標的級分可能會相對降低

114學年學科能力測驗今日進行第一天的考試,首場數學A科目引起高度關注。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邀請多位高中教師協助審題,分析試題設計的特色與難易度。據審題教師透露,今年的試題在評量學生數學能力的深度與廣度上,表現得尤為出色,考題從基本概念到高階應用,層次分明,具有較高鑑別度。
根據審題教師的分析,部分試題強調基本數學概念的運用,例如第7題由國中的等差數列延伸至高中的等比數列及遞迴關係式;第3題則以音樂會的曲目為情境,考察學生對排列問題的掌握。此外,試題設計亦融入生活情境,讓考生能在實際的情境中運用數學知識解題。
試題難易度分布亦呈現由易到難的逐步設計,並兼具精心的題組設計與一定的挑戰性。部分題目設計精巧,能引導考生透過邏輯推理與數學觀念的整合來解題,例如第8題可運用指數方程式、圓的標準式及柯西不等式等多種方法來求解,充分考驗考生的綜合能力。
此外,台北市中正高中的數學科教師林榮福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今年試題的字數與題型分布與去年相似,但需要掌握的數學觀念較多,難度比去年有所提升。他預測,頂標或前標的級分可能會相對降低,尤其是部分難題需要較長時間處理,考生若在這些問題上卡關,可能會影響後續的答題進度。
林榮福老師提醒考生,今年試題中有些題目雖然看似簡單,但細節繁多,容易讓人忽略關鍵要素。例如,第3題考察音樂會曲目排列時,題幹提到“歌唱要排在鋼琴後或小提琴後”,考生必須仔細理解條件,才能正確解答。此外,林老師強調,很多題目需要考生將數學問題轉化為圖形才能更容易解答,因此繪圖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能大大減少計算量。
最後,林榮福老師建議考生,在考試中應該仔細閱讀每道題目的資訊再開始解題。以第17題為例,有考生在看到題目第一句時便急著畫圖,後來又因第二句的描述而推翻原來的圖形,最終畫了多次,浪費了大量解題時間。林老師提醒,應該仔細分析題意,避免因過早下結論而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