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九晚五不香了? 人力銀行調查高達7成2上班族嚮往「這樣」上班
調查顯示,7成上班族傾向可以自己設定上班時間,複選原因包括避開尖峰通勤時段88%、擔心突發狀況77%、配合小孩上下學時間43%等。
林汪靜/台北報導

正常朝九晚五規律上班似乎已不是白領們所嚮往!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高達72%的上班族傾向可以自己設定上班時間。其中有68%的上班族表示,不滿意現在的工作時段不夠彈性,更有38%受訪者表示為此原因考慮轉職,顯見彈性上下班已經成為多數上班族心中優質福利條件。
日前有網友在社交論壇「PTT」上請益「喜歡待彈性上下班時間的公司嗎?」,文章一出引發不少討論,許多網友支持彈性上班,認為「總是有突發狀況,能彈性自己調當然好」、「不要在尖峰時間去擠捷運真的很好」、「彈性上下班超爽」、「覺得羨慕、可以自己運用時間」。
調查顯示,7成上班族傾向可以自己設定上班時間,複選原因包括避開尖峰通勤時段88%、減少遲到或缺勤問題81%、擔心突發狀況77%、方便處理個人私務68%、配合小孩上下學時間43%、照護家人或長輩28%。
而不少科技公司提供彈性工時的工作條件,被白領們譽為「幸福企業」。比如即將赴新北設廠的ASML(艾司摩爾)鼓勵員工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公司提供彈性工時及每週一天居家上班等措施;美光科技則是讓員工每週可以有兩天的彈性工作時間,可以自由選擇上班的時間及地點。
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張篆楷分析,企業提供彈性上班時間有其正面效益,包括:第一,增強員工工作的自主性,能強化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進而促進企業整體生產力;第二,員工與僱主互相信任,企業管理越人性化,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越高,能提高員工久任的意願;第三,有助雇主品牌形象,提供優質福利可強化幸福企業的形象,有利於招募人才。
疫後人才需求回溫,張篆楷也提醒,在整體大缺工的環境下,雇主唯有提供良好且符合員工需求的福利,才可能吸引人才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