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慶房屋:士林1坪新屋價可買1.7坪中古屋 台北30年以上中古屋穩坐交易主力

圖
永慶房產集團彙整實價登錄資料指出,台北市房市呈現「中古屋強、新成屋貴」的明顯落差。由於新成屋憑藉耐震結構、現代設計及高建築成本,價格水漲船高;相較之下,屋齡超過30年的中古屋因總價相對親民、位處交通便利與發展成熟的市中心地段,吸引大量自住與首購族進場,近一年來交易占比高達55%,成為市場主力。
觀察北市12行政區交易趨勢,除內湖與南港外,其餘行政區皆以屋齡30年以上中古屋為交易主體。若以全市交易量來看,中古屋更是新成屋的近五倍。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台北市開發早、素地稀少,導致新建案供給有限,且因中古屋具備價格、坪效與地段三大優勢,成為首購族與自用買家的首選。

其中,大安區與松山區中古屋交易占比最高,分別達69.4%與68.5%,顯示核心地段屋齡雖高,依然具高度吸引力。陳金萍指出,中古屋提供更多格局調整彈性,實用性強,對重視空間與價格可負擔性的買方特別有吸引力。
然而,位於西區的大同區因都更與危老案逐步到位,加上西區門戶計畫推動,帶動新案供給,成為新屋交易表現最佳的行政區,近一年新成屋交易占比突破3成,為北市第一。

價格落差方面,士林區與北投區新成屋與中古屋單坪價差最高,分別達70.6%與61.7%。陳金萍表示,兩區新案多集中於北士科、士林官邸、天母等高潛力區段,加上捷運北環段動工與產業題材發酵,推升新屋行情。然而區域發展不均,例如社子島與陽明山周邊,則對價格形成拉扯效應。
相對而言,文山與萬華兩區則呈現新屋、中古屋價差收斂,僅約三成。由於缺乏重大建設與議題支撐,新案開價成長有限,導致價格差距不大。
整體而言,永慶認為未來房市將更關注價格可負擔與實用性。中古屋因總價與地段優勢,仍具長期交易優勢;新成屋則需仰賴建設題材或品牌效應支撐買氣,才能維持市場熱度。
永慶觀察指出,台北市中古屋因價格與地段優勢穩居交易主流,近一年交易量是新成屋近五倍,新屋則需仰賴建設題材刺激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