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國銀行數位轉型大調查出爐 「跨部門推動」是成敗關鍵

台灣有九成銀行已啟動數位轉型並握有重點技術,導入AI、大數據及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應用),主要用於智能客服、產品及服務推薦。

林子頊/台北報導
2022/10/31 00:10 2022/10/31 07:11
玉山銀行數位轉型名列前矛。圖/陳賜哿攝

國內銀行業首屆「科技創新與數位轉型大調查」結果出爐!本國有9間銀行奪得市場先機轉型完成50%,2家還在起跑點尚未啟動。金融研訓院透過業界自互評、消費者體驗、專家引薦進行調查。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張凱君分析,多家銀行其實設有專業部門負責,員工卻不曉得其公司策略。

金研院今日前在金融科技展公布調查結果,依照「資源投入」、「成效」將國內銀行分為四大類,投入資源多、成效佳成為「領先者」有7家,分別為玉山、第一、台北富邦、國泰世華、永豐、台新、中國信託。資源投入多、成效卻不顯著的「積極者」有9家,資源投入相對少、成效不錯的「潛力者」有5家、兩者皆落後的「保守者」還有9家。

張凱君肯定,台灣有九成銀行已啟動數位轉型,且近九成銀行握有重點技術,已導入AI、大數據及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應用),主要用於智能客服、產品及服務推薦,甚至有銀行正推出元宇宙概念分行、VR虛擬分行等。不過,多數銀行仍有網頁、APP服務不穩的狀況,及公司內部文化過於僵固,導致數位轉型流於表面等問題。

根據調查,望「領先者」項背的「積極者」,有九成公司已設有專業部門在推行數位轉型,卻有五成從業人員仍不知公司的數位轉型運作模式。張凱君說明,這些公司可能努力過程還需時間發酵,需要調整公司的組織、文化,透過跨部門合作推動轉型,且更積極培養數位人才,才有機會超越「領先者」。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張凱君交叉分析發現,「領先者」投入資金約為「保守者」的12倍,培訓員工經費更有28倍之差距。張凱君建議,「保守者」從零開始,要先明確定義數位轉型,再決定目標策略,以優化客戶體驗為原則,由上而下支持與推動,才能對症下藥把錢花在刀口上。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