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涉台論北京報復反制 彭博:恐衝擊赴日750萬中國遊客消費
中國外交部14日深夜發布旅遊警示,籲國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成為中日因台海議題發生爭執後,北京首次重大報復措施,日本內閣官員今(15)日提出抗議。根據《彭博社》報導,這起外交風波源於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週表示,任何台海衝突中使用的軍事力量都可能被視為「生存威脅情況」,為日本介入提供法理依據。
報導指出,北京指控高市早苗干涉中國內政,並要求撤回言論。中國外交部聲明指出,高市早苗最近就台灣問題發表「公然挑釁言論」,嚴重破壞中日交流氛圍,對在日中國公民人身安全構成重大風險。
赴日750萬中國觀光客恐蒸發
這項措施恐衝擊日本觀光業,據日本觀光統計數據,今年前9個月來,自中國的訪日遊客達750萬人次,占所有外國遊客近四分之一,顯示中國遊客對日本觀光業的重要性。這項旅遊警示可能對日本經濟造成實質衝擊,特別是在觀光和零售業方面。

中方召見日本大使發出最後通牒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13日召見駐北京日本大使,警告高市早苗應撤回其言論,「否則一切後果必須由日本承擔」。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機關報《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稱日本首相的言論「極其險惡」,標誌著東京80年來首次對北京「發出武力威脅」。
此外,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在社群平台X發文表示:「骯髒的頭顱自投羅網,將毫不遲疑地被砍下」,該貼文後已刪除。日本外務省副大臣船越健裕週五召見中國駐日大使吳江浩,就此言論提出強烈抗議,稱其不當。
日方籲對話:避免關係惡化違背「互利戰略」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木原稔今日表示,已向中國提出抗議「強烈要求適當回應」。據《共同社》報導,木原稔指出,中國的回應與「兩國領導人同意推進互利戰略關係的大方向」不符。
木原稔強調,「在雙方立場存在分歧時,日中之間的多層次溝通至關重要」。自由民主黨政策調查會長小林鷹之也試圖緩解緊張局勢,告訴記者需要冷靜和持續對話,來建立建設性且穩定的日中關係。日本政府最高發言人強烈敦促,中國在發布旅遊警示後做出適當回應。
專家分析:經濟施壓企圖影響日本對台政策
紐約 Evercore ISI 首席中國宏觀分析師尼歐.王(Neo Wang)表示:「北京正在打出老牌,利用中國遊客消費來增加高市早苗最近對台言論的成本,希望更高的內部壓力,能讓她對中國敏感話題更加謹慎。」
《彭博社》也提到,中日關係數十年來因歷史問題(包括日本 1930 年代侵華)以及對爭議島嶼的長期爭端而關係緊張。不過,近幾個月來,在中國解除對日本大部分地區海產品進口禁令後,雙方關係有所緩解。
日本雖未與台灣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但一直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現狀的企圖,並表示台海緊張局勢必須和平解決。此次外交風波凸顯,台海議題在東亞地緣政治中的敏感性,以及中國對任何涉台言論的強烈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