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奇景:月偏食29日週日凌晨2:00登場 錯過就要再等2年!

本週日(10月29日)凌晨至清晨將發生月偏食,若天候許可,臺灣各地於當天日出前的西方天空,將可見滿月的月面逐漸轉換為有缺角的「月沒帶食」現象。
中央氣象署表示,本次月食於臺灣時間10月29日2時00分由「半影食始」揭開序幕,皎潔的月面自東側逐漸略微黯淡,但目視不易察覺;偏食開始於3時35分「初虧」,此時可見月面的東南側開始有缺角,之後缺角逐漸擴大;4時14分「食甚」,為本次月食缺角最大的時候,缺角約佔月面的13%,食分不大,僅缺一小角;之後缺角逐漸縮小,於4時54分月面「復圓」;而後至6時28分「半影食終」恢復原本的明亮月面。全部過程歷經4小時又28分鐘,其中本影食的階段歷時1時19分鐘。由於我國各地月亮陸續西沒的時間為6時03~20分間(蘭嶼至金門),因此無法見到月食現象結束的「半影食終」階段,此亦稱為「月沒帶食」,本次月食過程時間如附表。

氣象署說明,月食是月球在軌道上公轉運行時,正好進入地球的影子區內,原照射月面的太陽光被地球遮掩,使得月面無法反射陽光而有缺角或隱沒的天文現象。本世紀(2001~2100年)全球各地預計發生228次月食,其中月全食85次、月偏食57次及半影月食86次,臺灣計可見63次月全食、38次月偏食及60次半影月食,下次月食將發生於2025年9月7至8日,在天氣條件許可下,全國各地皆有機會全程見到月全食。

本次月食發生時,月亮位於西方天空,建議民眾選擇西方視野範圍內較無遭遮掩的地點觀賞。月食的觀測並不需要用特殊的觀測儀器,目視即可,但用望遠鏡放大觀測效果會更佳。
台南市南瀛天文館補充,10月份2大天文重點分別是10月24日將可見到金星西大距,金星將位於太陽以西,並於早上7時14分達最大距角,和太陽相距46.4度,可於日出前在東方天空、獅子座的位置見到金星,視星等可達-4.4至-4.5等;10月29日則是重頭戲「月偏食」登場,此次月偏食屬於月沒帶食,從凌晨2時1分半影食始開始,到早上6時7分月亮西沉結束,大部分過程均可見到,唯有最後的半影食終因在地平線下故不可見,本次月偏食最大食分為0.122,位於白羊座位置上。
南瀛天文館提醒,上述天象用肉眼即可見到,不過因為時間點都在凌晨期間,戶外氣溫偏低,想觀賞的民眾要特別注意保暖,以免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