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食安風暴「邦克列酸」入題 分科測驗是頂大生的競爭場域

大學分科測驗周五登場,這是頂大生的競爭場域,值得關注的是,寶林茶室食安風暴「邦克列酸」入題,對時事掌握的學生相當有幫助。

廖珪如/台北報導
2024/07/13 14:45
大學分科測驗12日登場,日前發生的寶林茶室食安風暴中關鍵的「邦克列酸」入題,對時事掌握的學生相當有幫助。資料圖 / 陳賜哿 攝

113學年度大學分科測驗12、13日兩天登場,首日4科全為自然考科,依序考物理、化學、數學甲和生物,於下午五點半全數考完。大考中心統計,第1節物理缺考率5.94%,比去年略升0.43%,至於考場秩序,上午大致良好,無重大違規。理工組學生上陣,力拚理想校系。

指考自111年起更名「分科測驗」,考試科目由十科減為七科,不考國文、英文、數乙,這三科改採學測成績換算,計分方式從原本的百分制,改為60級分制。(註:目前正研議114學年度將恢復數乙考科,避免「一試定終生」。今年分科測驗共有4.2萬人報名,大考中心統計,今年選考3科的考生最多,占了將近49%,選考科目以數學甲2.6萬人最多,占比63%。

由於分科測驗時常訂在7月中旬,以現在擁有的4項大學入學管道,包含特別招生、繁星計畫、申請入學、分科測驗等,多數學生會選擇「申請入學」讓自己提前錄取延長暑假。不過若是申請入學失利,或者不想被學習歷程綁定的學生,會選擇分科測驗,用分數來選擇學校。不少人更稱,分科測驗是頂大生的競爭場域。

入闈的高中教師表示,物理試題取材廣泛,除了基本題,還有結合生活情境和物理學理的素養題,例如低軌衛星、101大樓減振系統、電力傳輸能量耗損、綠能等,連結物理概念與生活;混合題除了實驗操作,有的還須寫出計算過程、原因或理由,符合課綱探究實作、表達分享的精神。整體試題中間偏難,比去年難度略增,預估分數可能比去年降低。

化學科試題取材涵蓋多種面向,包括環境保護、藥物製備、永續發展與能源、臭氧層破洞、鈣迴路(可捕獲二氧化碳的技術)等;試題也貼近實務,例如針對水樣進行含氧量分析、將廢食用油轉化為生質柴油等。跨章節概念多,計算題題數適中,但部分題目需耐心計算;今年圖表和探究題比去年略減,考題回歸化學的基本概念檢測。

而今天考試下午第1節考數甲,整份試卷的試題內容,符合大考中心針對108課綱考試範圍規範,難易度平均分配,敘述簡潔,閱讀量較往年少,易快速切入問題核心,且題目敘述有引導作答,測驗目標明確,能鑑別學生是否具有基本概念。 混合題部分各小題之間均有連貫性,前面題目對於後面子題有引導作答的功用。

最後一科生物在傍晚五點半考完,高中老師認為,此次生物考科整體考核能力與往年相同,主要希望學生需具備各章節的核心知識,再融入分析、歸納、整合及實驗探究能力,也側重判圖能力、閱讀、擷取資訊及科學研究方法,大部分考題仍屬於科學素養題。值得關注的是,寶林茶室食安風暴「邦克列酸」入題,對時事掌握的學生相當有幫助。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