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白色恐怖受害人陳列的故事

1972年,年輕的陳列因言獲罪,被送入景美看守所,時隔半個世紀後,作家將這段屈辱與創傷化為文字,意欲喚起人們對白色恐怖的記憶與反思。

鄧鴻源(大學教授)
2023/11/01 12:35
作家陳列(圖)新作《殘骸書》(印刻文學出版)獲得今年「金典獎」/取自臺灣文學館官網/印刻文學提供

2023台灣文學獎「金典獎」揭曉,由陳列《殘骸書》(印刻文學出版)獲得,獎金100萬元;評審團指出,陳列藉由樸素厚重的語言、歷史現場的巡禮以及個人切身遭遇,節制而冷靜地描述那些幾乎被淹沒的傷害和羞辱,重新喚起人們對白色恐怖的記憶與反思。

1965年,陳列於嘉義中學畢業,考取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後,應聘前往花蓮某國中任教,並準備研究所考試,1972年1月在太魯閣禪光寺掛單念書時被捕,判刑7年,之後因老蔣死亡改為4年8個月,1976年7月出獄後,從事翻譯與寫作,1980年以《無怨》獲得第三屆時報文學獎散文獎首獎,翌年以《地上歲月》再獲獎。

陳列在國中任教時,有學生問他,以後當兵會不會被調去「反攻大陸」,他告訴學生:「那是不可能的」就因為這句話,他被職業學生舉報「為匪宣傳」,最後被判刑7年、送入景美軍法處看守所,相較於今天某些退役將校的媚共言行,當年他所說的根本微不足道。

「當時的台灣處於動盪年代,所有理想盡在街頭燃燒,我的心頭也在街頭徘徊…」陳列這樣說,說了實話卻因言獲罪,從此斷了教職生涯,幸好他有寫作的本領,為其人生打開了另一扇窗。

陳列在妻子鼓勵下從事文學創作,其作品多次獲獎,他的散文也被收錄在國高中及大學教科書。圖:陳列的作品集/印刻文學粉專

在景美看守所關了3年多後,陳列被移監到土城仁教所,在那裡,陳列透過難友林樹枝介紹,認識了女難友徐美;徐美的日文極好,原本是老師,後來轉任一家專做日本藝品生意的業務代表,認識了不少在日本的台灣人。

1975年,徐美的公司遭人檢舉逃稅,稅務人員什麼都沒查到,卻在她皮包內,找到一張「獨台會」史明的名片,因為這張名片,徐美以台獨罪名被判10年。

陳列後來與徐美女兒李翊青結婚,兩人定居花蓮,在妻子鼓勵下從事文學創作,獲獎作品除了《無怨》與《地上歲月》,1991年又以《永遠的山》獲得第14屆時報文學獎推薦獎,他的散文作品現在是國高中及大學教科書的課文。

陳列的故事讓我想起奧國精神病學家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mil Frankl),當他在納粹集中營飽受摧殘、瀕臨絕望時,內心總會浮現聲音:「我是為某事而存在的…」在絕境中傾聽天命的召喚,成為法蘭可重生的力量,進而成為其治療理論的核心,我想,陳列的心情也應是如此。

論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