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能源週》台塑新智能攜手中華汽車 國產電動商用車電池量產邁大步

.

李孟璇
2025/10/29 15:30
台塑新智能攜手中華汽車,國產電芯導入電動商用車量產新階段。(台塑新智能提供)

台塑新智能今(29)日於「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正式發表電動商用車動力電池國產化成果,並宣布與中華汽車攜手合作,推動低碳運輸與能源自主化。此次展出的44.5kWh電池系統從電芯到模組均於彰濱廠在地製造,象徵台灣電動車產業鏈邁向「國產動力電池量產化」的重要里程碑。

44.5kWh國產電池亮相 250公里續航穩定安全

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表示,此款44.5kWh電池系統具備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與卓越安全性,通過多項國際驗證,包括GB 38031、UN 38.3與ECE R100.03等安全標準,採用先進液冷設計與IP67防護等級,能確保長時間運行下的熱穩定性。

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啓補充說明,這套系統以鋰鐵電池為基礎設計,最高溫度僅30.9℃、溫差控制在3℃以內,冷卻液流速均勻、散熱效率高,能在高溫快充下維持穩定。「這款電池可支援電動商用車單次續航約250公里,充分展現國產電芯在性能與安全上的實力。我們希望透過在地化的電池技術,為台灣低碳運輸奠定更穩固的基礎。」他說。

劉慧啓強調,該電池結構通過多方向振動模擬測試,確保在實際道路顛簸下仍具可靠性;此外,電芯採用安全性更高的鋰鐵材料,發熱量僅為一般大電芯的十分之一,「即使在極端狀況下產熱反應溫度仍遠低於傳統電池,能有效降低延燒風險。」

從電芯到儲能 台塑新智能是「新能源公司」

劉慧啓指出,台塑新智能不只是電芯製造商,而是一家「新能源公司」,以節能、儲能、新能源與循環再利用四大主軸打造完整生態圈。他表示,今年展出三大亮點包括:資料中心高功率電池系統、液冷4.61MWh儲能貨櫃系統、44.5kWh電動商用車電池包等。

他表示,台塑新智能目前已具備本土製造、維運與回收能力,能在地提供保固與服務,並持續推動表前與表後儲能應用。「電池國產化不僅是技術層面的進展,也有助於提升台灣在能源自主與供應鏈韌性上的關鍵能力。。」

合作不只一台車 新能源車全面啟動

中華汽車總經理曾鑫城則說,這次與台塑新智能合作,不僅是雙方在電動商用車的首度聯手,更是推動國產新能源車的重要起點。

「我們這次共同開發的44.5度電電池,將用在新一代電動商用車上,目前已進入測試與驗證階段。未來合作絕不僅止於這一款車,隨著電池應用愈趨多元,雙方會在更多領域展開協作。」曾鑫城說。

曾鑫城回顧,台塑集團自1990年代便開始投入電動車研究,強調這次合作延續雙方多年的技術淵源。他指出,新能源車的發展不僅限於純電動車,也包含混合動力與插電式車款,而電池技術正是核心關鍵。「電池需求只會越來越大,國產電芯的出現讓我們更有信心迎接下一階段。」

打造台灣電池自主鏈 邁向全球新能源舞台

台塑新智能目前除電動車電池外,亦積極布局固態電池、電池回收與微藻碳捕捉技術,並與明志科大合作設立全固態鋰電池試量產線,預計2027年啟動。公司在彰濱建造的電芯廠更取得EEWH黃金級綠建築認證,每年節電可達513萬度,展現從源頭落實永續製造的決心。

劉慧啓強調,未來將持續鞏固台灣電芯研發實力,結合AI電網與儲能應用,並拓展至美國、東南亞與歐洲市場。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