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與聖嬰現象推升氣溫 2023年台灣年均溫24.6°C創史上新高
氣象署公布113年氣候年報,2023年台灣年均溫達24.6°C,創歷史新高。台北高溫日達63日居冠。氣象署指出,全球暖化與聖嬰效應推升氣溫,並導致極端氣候加劇。去年雨量正常但降雨日偏少,為史上第7低。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中央氣象署今(27)日公布《113年氣候年報》,指出2023年台灣年均溫為攝氏24.6度,較氣候基準值高出0.7度,創歷史最高紀錄,成為有紀錄以來最暖的一年。氣象署指出,此現象除受全球暖化長期趨勢影響外,聖嬰現象的短期增溫效應也是主因之一,導致極端氣候事件頻率與強度皆增強。
根據統計,全台22個測站年均溫皆高於氣候值,且全數進入歷來高溫前10名。其中新竹、台中、日月潭、台南、成功、台東及大武等7站,皆刷新站史高溫紀錄。台北測站全年高溫日(單日氣溫超過35°C)多達63日,不僅為全台最多,更比氣候值多出近20日。
氣象署指出,自1970年代中期以來,高溫日數呈現穩定上升趨勢,尤其自2010年起更明顯;反觀低溫日數自1960年代中期則有逐年減少趨勢,凸顯氣候變遷對台灣溫度分布產生明顯影響。
降雨方面,2023年台灣平均年雨量為2135.9毫米,與氣候值2161.1毫米接近;但年降雨日數為127日,為歷來第7少,比平均少了近15日。年報指出,台灣降雨日數自1950年代以來有明顯減少趨勢,雖總雨量年際間波動大,整體仍呈現「雨集中、天數減少」的趨勢。
氣象署進一步說明,2023年冬季(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季風系統偏弱,導致台灣氣溫偏暖、雨量偏少;而去年夏季則在副熱帶高壓籠罩下,台灣與東亞地區普遍出現降雨減少、溫度偏高的現象。
氣象署強調,全球暖化背景下,聖嬰現象疊加所帶來的增溫效應,將持續推高全球與區域氣溫,未來極端氣候事件如熱浪、乾旱、豪雨、颶風等情況恐將更頻繁發生,需提早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