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ATM炒房 金管會:監管進件來源最重要

金管會說明,月初發函銀行公會要求各銀行施行「貸後管理」,遵照兩項監控機制,是因金檢後發現ATM炒房樣態,建議銀行能以此手法揪舉出非法炒房團。

林子頊/台北報導
2022/12/06 19:14
前幾年ATM炒房事件令金管會上緊發條。圖/陳賜哿攝

針對金管會發函要求各銀行加強打擊ATM炒房,並祭出兩項監控措施引發銀行業者反彈,立法院多名委員也認為是「事半功倍」應從源頭控管ATM炒房一案,金管會今(6)日邀請檢查局說明,強調發函目的是匡正銀行導入「正常貸款過程」,銀行行員做授信放款有責任以風險基礎方法(RBA)檢視客戶,再搭配發函提及的「貸後管理」,並非刻意找銀行業麻煩。

之所以有這起爭議,是金管會近兩年兩次不動產專案金檢中,「江媽集團」與「億萬房產集團」兩大零元炒房團,都是以第三人以現金存入方式,幫借戶付息,或是第三人以現金臨櫃存入多戶房貸扣繳帳戶,供繳房貸息。由於第三人現金臨櫃或轉帳付息,都可以抓金流軌跡,但ATM跨行或自行存現金幫付息,的確沒有特別監控措施。

兩項監控包含,一、各銀行須定期篩選一段期間全行房貸戶,分析是否有短期內利用同一ATM存錢到不同帳戶,二、對ATM存入多帳戶繳息的異常交易,再輔以ATM影像調查。為了減少銀行的監控負擔,檢查局建議,各銀行資訊系統能先設定好參數,即時揪出ATM存入多帳戶繳息的異常交易,發現可疑狀況後,再輔以ATM影像調查釐清借款人狀況。

對此遭到立委和銀行業反彈,金管會說明,月初發函銀行公會要求各銀行施行「貸後管理」,遵照兩項監控機制,是因金檢後發現ATM炒房樣態,建議銀行能以此手法揪舉出非法炒房團。近年來,不法份子主要以ATM存提現金來規避資金流向監管,檢查局認為,ATM異常交易應另建立機制監控。

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強調:「監管進件來源最重要」,行員要以風險為基礎辨識客源。銀行主管回應,如果落實房貸申請人KYC(Know Your Customer實名認證等流程)就能發現破綻,包含確認收入證明、買房需求、地域性、房屋與申請人樣態是否符合對等資訊。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