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會染黑 公益揭弊協會報告:885個縣市議員136名有犯罪前科
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說,地方議會是黑金政治、威權體制最濃厚的地方,但選舉公報卻報喜不報憂,淪為候選人廣告。
林子頊/台北報導

公益揭弊既吹哨者保護協會公布《全國議員犯罪前科》調查,現任885名議員,就有136名曾涉及貪污、重大刑案、選舉舞弊及酒駕等罪嫌,全國23縣市,僅澎湖縣沒有議員涉案,其他22縣市統統染黑,高雄市議會更以18名議員涉案,奪冠。
高雄以外直轄市部分,新北市12人、桃園市10人、台北市、台中市及台南市皆6人。北部地區,基隆市4人,新竹縣市共11人,苗栗縣8人。
中部地區,彰化縣11人,南投縣6人。南部地區,雲林縣10人,嘉義縣市共7人、屏東縣8人。東部地區除台東縣,宜蘭縣5人、花蓮縣3人。離島金門縣2人,連江縣1人。
從涉案議員的政黨來看,國民黨籍人數最多,為65人,佔總數的47.79%,其次是無黨籍的35位,佔25.74%,民進黨籍議員26人,佔總數19.12%,排名第三。
年底九合一選舉倒數,朝野政黨下週正式提名縣市長及議員候選人;吹哨者保護協會理事長黃國昌呼籲,政黨不應提名敗壞的人選,協會的調查也提供選民參考依據,且下週將更新被提名候選人的最新資訊。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張宏林說,台灣地方議會是威權黑金政治、威權體制最濃厚的地方,但選舉公報卻報喜不報憂,淪為候選人廣告。
張宏林呼籲政府揭露更透明的議員資訊,築起民主的第二道防線。
吹哨者保護協會編制「2022全國議員候選人犯罪前科大追擊」網站,網站資訊的彙整,是透過法學資料檢索系統,用客觀公正的標準進行驗證。主要尋找網路公開報導、智庫紙本報導及法院判決書等,以確認犯罪事實,調查時間從今年2月至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