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蘋果病」創25年新高 疾管署:非法定傳染病 赴日勤洗手、戴口罩自保

俗稱為「蘋果病」的傳染性紅斑病,在日本關東爆發大流行,疾管署表示該並非法定傳染病,請赴日旅遊民眾勤洗手並戴口罩自保,降低罹病機率。

黃星若/台北報導
2024/12/10 15:44
疾管署表示,日本流行「蘋果病」法定傳染病、不需特別治療,赴日民眾勤洗手、戴口罩自保即可,不需旅遊疫情建議。圖/疾管署提供

日本關東地區近期出現爆發「蘋果病」大流行,這個傳染性紅斑病疫情,確診個案創下日本25年來新高。由於日本是台灣人最愛的旅遊地點,是否會受到影響?疾管署回應表示,「蘋果病」在國內並非法定傳染病,目前僅有零星個案報告,並未出現流行,建議赴日建議一定要做好手部衛生、呼吸道禮節及戴口罩等措施自保。國內感染科權威台大醫師李秉穎也表示,該疾病不需特別治療,因此不需要旅遊疫情建議。

什麼是「蘋果病」?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傳染性紅斑病俗稱「蘋果病」,是由微小病毒B19引起,主要通過飛沫傳染,這種疾病通常較常見於兒童,患者初期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如發燒、流鼻水,隨後臉部兩側也會發紅,軀幹與四肢可能有發癢的對稱性紅疹出現。

國內感染症權威、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的台大醫師李秉穎表示,全世界各地都有此病,不是只有日本有風險,日本最近個案較多,但應不致於大流行,台灣雖然沒有流行,也是三不五時會有病例,因此旅遊不需要特別建議,只要做好個人防護,就連孕婦去旅遊也是沒有問題的。

李秉穎說,這種疾病大部分是無症狀感染,少部分才有蘋果臉的表現,本身是良性的,沒有抗病毒藥物也不需特別治療,發燒也不厲害,只是外觀看起來比較特殊,台灣目前僅有散發個案,約10幾年會有一次群聚感染,類似日本這次情形,發生群聚感染時,大部分都是影響青少年,國小、國中到高中,以5到18歲年齡層最為常見。

這個疾病主要威脅3個族群:孕婦,在第一孕期感染病毒,有時會導致畸胎;慢性貧血者:因病毒會破壞骨髓的造血細胞,本來就貧血再加上病毒感染的話,可能導致更嚴重的貧血,有時休克甚至死亡;免疫功能不全者:像是HIV患者,因為免疫系統無法清除這個病毒,有時會變成慢性病毒感染,病毒持續壓制骨髓細胞之下,形成慢性貧血。

要預防蘋果病,李秉穎表示,這種傳染性紅斑症目前沒有藥物跟疫苗,預防方法就跟一般呼吸道感染預防一樣,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必須勤洗手、少去人潮擁擠場所、戴口罩等即可。

曾淑慧指出,傳染性紅斑病在台灣並未列為監測法定傳染病,但過去國內仍有零星個案發生,目前國內尚未出現相關疫情,但疾管署提醒民眾仍不能掉以輕心,呼籲民眾避免前往流行地區旅遊,以減少感染風險。

而入冬後氣溫持續降低、呼吸道病毒活躍,曾淑慧也提醒,孕婦與兒童對這類疾病比較脆弱,民眾若前往人潮壅擠場所,務必加強自我防護,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等自我保護措施,減少感染的風險。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