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AI時代來臨 輔大外語學院三支箭打造跨域創新語言人才

因應AI科技的進步,許多意見領袖均在預言哪些人或哪些職業會被AI取代。例如,媒體報導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近日接受專訪時,他直言,「缺乏新的創意與思維;AI帶來的生產力紅利最終可能轉化為大規模失業,因此比起技術能力,未來的關鍵競爭力在於能否持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打破僵化的工作流程」。
黃仁勳同時指出,未來編程就是運用英文和其他自然語言,大大反駁了若干輿論批評英文系「無用論」。那外語人才要如何掌握先機,為未來未知的職場鋪路呢?本文將深入探討,同時也將透過訪問輔仁大學外語學院院長劉紀雯教授,面對數位科技的衝擊,輔大外語學院發展出翻轉外文科系困境的三支箭,打造具有特色的「新外語文」科系!
第一箭:結合文化與創新應用,跨域學習發展第二專長
讀語言科系的學生首先要練就的是「聽說讀寫」的能力,參加檢定考試及成績達標普遍是語言科系的畢業門檻。外界常誤解「聽懂敢說、會讀能寫、會翻譯」就是語言科系的課程樣貌,因而興起讀語言容易「被取代」的批評。但是,你知道語文科系的學生學的不只是語言,還有語言背後既廣泛又深入的文化!和應用外語科系不同的是,輔大外語六系都同樣重視文化和實務的教學。德語系同時開設「德奧作曲家」和「國際貿易」課程;輔大法文系既深入討論「法國藝術史」,也透過「文化企劃」、「商用法文新知」帶領學生走入產業界。義文系、日文系都開設古典文學,也教授當代外交政治;西文系則用獨立搖滾樂、西語電影帶領學生瞭解西語文化。英文系也不例外:由中文古典抒情詩到影評寫作,從心理語言學到跨文化外語翻轉教學,從跨文化溝通到圖數據與商業難題解析。輔大各外文系同時教授文化課程與實務創意課程,為的就是以文化創意作品培養學生創意,並且將學生的創新思考導入各種實務應用的可能性!
創新也需要專業知識。在外語學院跨領域,學生的第一選項往往是修讀輔系與雙主修。以109-112四個學年度來看,外語學院每年度各系學生修習輔系、雙主修的人數均超過50人,呈現出學生積極跨域學習。其中,第二外語系修讀人數大多趨近或超過100;日文系雙班,有兩年也超過200人,佔全系人數之一半。從整體外語學院來看,平均每年都有500名學生修輔系,顯見外語學生普遍有著為自己加值的企圖心。
學程修讀更有彈性,近幾年越發受到外語學院學生喜愛。113學年度修讀學程、輔系、雙修的444人中有125人(1/3強)選擇學程;也有149人申請114學年度申請修讀獲准。為了讓語言通往更廣泛的國際職場,輔仁大學外語學院更以創新教學資源發展出「八大實用學分學程」讓學生選擇第二專長的敲門磚,引導學生以語言專業結合華語教學、外交事務、商務溝通、中世紀語言與文化、數位行銷與數據分析、財經法律與國際醫療翻譯等領域,培育學生的創意思考與跨文化知能,加上實作訓練,學生在畢業前就取得充足的職場優勢。此外,也有不少外語學院的學生選修校內其他學分學程,擴增電子商務、視覺設計、全球傳播、國際行銷等商管、藝術、傳播的跨域能力。輔大外語學院,成為培育跨域人才的搖籃!
而根據劉紀雯院長的觀察,發現外語學院學生的跨領域學習,主要以自己的性向與才能出發,因此,學生多選擇人文、商管領域,其次是傳播、法政、餐旅、織品,也有部分學生跨域到醫學和理工領域。值得注意的是外語學院也有不少學生以其他語言學系為跨領域的主要科系,顯示出輔大外語學院學生多具有兩種外語能力,若再加上英文,三語能力的優勢不僅具有職場競爭力,更有拓展國際視野、促進跨文化溝通的能力表現。

第二箭:與AI溝通、與市場需求接軌
生成式AI快速發展,AI生成內容改變了人機互動模式,同時也為產業提高生產力、興起一波的產業革命。面對生成式AI崛起的產業新浪潮,各大學的外語學系也積極提供相關課程,培養學生應用生成式AI的能力!輔仁大學外語學院採取「與時俱進,而非過度依賴」的觀點,申請教育部推動之「iLink產業鏈結計畫」的iLink-B計畫,以「AI進行式:智能數據分析與商務經營計畫」培育具有數據分析知能與數位行銷實務經驗的人社領域人才,並引導其進入結合AI的大數據行銷、旅遊導覽、社群媒體與電商經營、語言教學等各大領域。
輔大外語學院培育人才的態度不只是鼓勵學生跨領域,劉紀雯院長表示,學院還主動地與市場需求接軌,與企業合作成為實習夥伴,合作實習的企業包括有:旅宿業的雄獅旅行社、雲朗、日本王子大飯店、法國旅遊發展署、日本成田空港;資訊業的精誠資訊、雄獅資訊、明基電通、資策會、日本迪思科(DISCO)半導體、英商泰勒集團龍創科技;語言學習業的麥奇數位(Tutor ABC)、佳音英語、恆鼎科技(ChiChat);媒體產業的哈潑Harper's Bazaar、ELLE雜誌、柯夢波丹COSMOPOLITAN,另外還有德國經濟辦事處、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等等。與業界合作創造實習機會,從翻譯文件到口說,從創意設計到品牌行銷,不僅提高畢業生的產值,更開啟學生的斜槓人生!
輔大外語學院的成果斐然,2024年5月第一期北區區域中心跨域專題實作競賽中,以「沃土計畫Wrdtoo」智能翻譯與品牌顧問榮獲第二名!該計劃結合ChatGPT技術,基於顧客的翻譯需求,透過生成式AI-ChatGPT提升翻譯效率,以及針對AI翻譯的常見錯誤進行二校,兼顧翻譯品質,提供最專業的成效。劉紀雯院長指出沃土計畫在今年已經正式商登「沃土文創工作室Wrdtoo Studio」並成功商轉,是應用生成式AI小型跨域,協助學生創新創業的最佳典範!
第三箭:跨域整合,融入大數據、Gen AI課程,正視數位科技的衝擊
輔仁大學外語學院正視數位科技衝擊,在數據方面,為培育具有數據分析知能與數位行銷實務經驗的人社領域人才,引進結合AI的商業大數據與圖數據教學。輔仁大學攜手精誠集團,集團捐贈價值1,000萬元的100個Gemini Data AI圖數據雲端軟體帳號,提供輔仁大學學生使用Gemini Data圖數據系統的專業服務,也使外語學院的iLink B計畫更順利推動,引導人社領域學生運用人文素養、掌握科技能力,並充分發揮學生的邏輯思考與創意力,分析社會與商業議題。
此外,外語學院結合精誠集團「圖數據」Gemini Data的no-code平台之非線性「數據分析」應用,進行圖數據分析、運用AI分析等。自2024年以來,已辦理三次圖數據競賽,學生參賽作品自第一次綜合競賽的9件、第二次23件到第三次擴至全國的30件,需要處理的商業難題也從自由選題,到提供五組數據。
外語學院於今年6月份甫承辦執行「精誠資訊Graph RAG圖數據創意競賽」,一共有台灣4所大學、12個學院,36隊參賽,共計141名學生報名。學生結合圖數據分析、AI應用與各類型大數據,來協助企業/政府進行智慧轉型,發現符合且具創意之洞察分析報告。透過競賽的準備過程,學習理解在和AI對話互動之前,應該要先具備領域知識,在對話過程中從AI提取知識,而不至於被AI導引到某個侷限,如此方能解決真實的業界問題,培養智慧創新關鍵人才。五件得獎作品中有2件為外語學院學生獲得,顯示人文領域學生勇於進入數據領域,而具有更寬廣的視野。

輔大外語學院透過三支箭發展出「屬於輔大外語學院」的特色:(1)以文化課程培養創意,導入實用技能,再透過跨專業的輔系、雙學位與學程課程,積極地讓外語文的人才學習更多的跨領域知識;(2)與AI溝通,與市場需求接軌,應用在校所學,建構自己的思考邏輯、觀察能力符合產業需求;(3)跨域整合,正視大數據、AI的衝擊,以善用數位科技與協作的概念發展學生創意,藉由科技賦能,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提升跨學科思維和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而非一昧追求大數據、AI,而落入捨本逐末,見樹不見林的錯誤之中。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傳播、跨文化協作與行銷都必須透過語言的實踐才能完成。輔大外語學院從語言出發,不將語言視為工具,而是積極培育的外語人才具有人文溫度、細膩思考、跨文化廣度,產生顧及文化脈絡與思辨能力的數據分析以及數位行銷策略的DNA。未來面對日新月異的人工智慧科技與產業實務需求,讓每一位外語學生都成為獨特的跨文化跨領域知識整合達人,超越科技的不確定性,以個人彈性思維適應科技所帶來的各種新職場模式。
論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