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月電價6月上路 用電大戶傷荷包 多數家庭實際影響有限

夏月電價將於6月1日開始實施,根據台電的試算,一般家庭在夏季的平均月電費為1079元,較非夏季增加478元。然而,電費增加的原因僅有約三成來自夏月電價本身,其餘七成則主要是因為氣溫升高、冷氣使用量大幅增加所導致。住宅用電採六段級距的累進制,當月用電超過千度者,在夏月每度將高達8.46元。
台電指出,雖然俄烏戰爭導致國際燃料價格飆升,全球多數國家已大幅調漲電價,台灣仍維持低電價水準,且調整幅度相對緩和。
由於夏季用電需求高,台電需啟動發電成本較高的電廠,因此電價相對較高;反之,在非夏季時段電價較低,全年平均電價則維持不變。許多民眾會覺得夏天電費變貴,其實多數是因為用電量增加,若與去年同一時期的帳單對比,能更清楚了解實際負擔是否改變。
以2024年的資料為例,一般家庭在夏季的平均月用電為428度,電費約1,079元;而非夏季平均用電量為305度,電費為601元。住宅用電採六段級距的累進制,120度以下夏月單價每度1.68元與非夏月電價相同,121-330度則是2.45元,當月用電超過千度者,在夏季每度高達8.46元。用電120度以上,夏月電價會比非夏季高出13%至28%,目前全台約383萬戶家庭月用電在120度以下,並不會受到夏月電價的影響。
住宅用戶可以選擇累進電價或時間電價計費,台電表示多數家庭因用電量不高,選擇累進電價較為划算,尤其離峰時段的用電量也不多。在夏月期間,離峰時段為凌晨0點至早上9點,若用電主要集中在尖峰時段,即使選擇時間電價也未必能省下電費。舉例來說,若夏月用電為428度,其中120度適用1.68元、接下來210度適用2.45元,剩餘的98度則是3.70元,顯示電費多寡主要與總用電量相關,與用電時間無直接關聯。
目前夏月電價制度適用對象包含住宅、小商店與低壓用戶,約1500萬戶;至於如科技業、傳統產業及百貨旅館等約2.6萬戶的高壓、特高壓用電大戶,則自5月16日已開始實施夏月電價,持續至10月15日。
除了調整用電習慣節省電費外,台電也提供四個不插電的降溫小技巧:白天記得拉窗簾以阻隔輻射熱、玻璃窗貼上隔熱紙防紫外線、外出前關閉燈與電器避免多餘熱源、勤拖地讓室內地板降溫。回到家時也別忘了先開窗通風再開冷氣,能有效降低冷房負擔,達到節能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