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易拉傷 復健醫曝一情況持續運動好更快

.

鄒尚謙
2025/11/20 14:20
陳智光指出,根據長庚團隊多年照護拔河選手的資料,腰臀、腳踝、手腕及膝蓋是最常見的傷害部位。(記者鄒尚謙攝)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今(20)日舉辦《拔河運動員健康手冊》發表記者會,並邀請榮獲世界運動會六連霸的景美女中拔河隊出席。林口長庚醫院復健部主任醫師陳智光指出,根據長庚團隊多年照護拔河選手的資料,腰臀、腳踝、手腕及膝蓋是最常見的傷害部位,多數源於缺乏正確防護與恢復觀念,因此希望透過本冊。

天冷易拉傷 運動傷害要「辨識」

「天氣冷也容易拉傷。」陳智光醫師表示,最近天氣轉涼,運動前若沒有好好暖身就容易拉傷,並且許多人在運動時沒有先處理拉傷問題,持續運動反而會使其他肌肉群出現代償傷害,若運動受傷了務必要「辨識傷害」。

陳智光醫師也教導大家如何初步辨識疼痛,若疼痛發生後,兩三天的疼痛感有逐漸消退,那就暫時無礙,將運動姿勢調整好,保護好自己就可以持續運動,反而好得更快;但若是疼痛發生後,疼痛感並未減緩,反而有更加疼痛的趨勢發生,那務必要尋求專業醫療人員,進行進一步的診斷與治療。

拔協喊話運動部長李洋 重視拔河賽事

中華民國拔河運動協會副理事長黃永旺表示,《拔河運動員健康手冊》不只拔河運動員適用,所有運動員都可以參考,有助提升運動成績跟運動生命。但他也感嘆,拔河運動曾在全台校園生根,如今卻剩不到百隊,是消失中的運動項目,更認為運動部不重視拔河運動,更批評首任的運動部長李洋,拿到奧運金牌,有2000萬獎金,但景美女中拔河隊一路拚到金牌六連霸,最終獎金僅90萬,對拔河的輕視可見一斑。

長庚公益發展委員會名譽主委陳昱瑞表示,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自2014年起贊助景美女中拔河隊,長期陪伴選手征戰國內外,發現許多基層拔河隊在運動防護與健康照護上,仍仰賴經驗與自我摸索,缺乏系統化的專業指引。因此《拔河運動員健康手冊》就是回應基層最迫切的需求,讓每支拔河隊教練與選手有依循、有工具,也有最專業的後盾。

《拔河運動員健康手冊》系統化整合防護與預防指引

長庚運動醫學委員會主席蔡文鐘也指出,「我們不只治療傷害,更希望傷害不要發生。」手冊從熱身、恢復、營養到用藥與心理,將醫療端的專業轉成運動現場能立即使用的語言與建議,讓防護真正走進訓練和比賽現場。長庚將免費提供《拔河運動員健康手冊》給全國拔河隊、教練、學校及運動相關單位,並同步開放電子版下載,讓運動防護資源不再受限於地域與資源差距,讓每位選手都能獲得專業照護。

負責總編輯《拔河運動員健康手冊》的陳智光醫師說,本冊由長庚醫院復健科醫師、運動防護師、營養師、藥師、精神科醫師、教材設計師與社會工作師共同參與編撰。拔河選手腰臀、腳踝、手腕及膝蓋是最常見的傷害部位,多數源於缺乏正確防護與恢復觀念。「系統化整合防護與預防指引,才能讓選手狀況更穩定,運動生涯更長遠。」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