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日注意!孩子回國發燒、臉頰鮮紅如蘋果 恐中「蘋果病」


秦宛萱
2025/11/19 13:21
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表示,最近診間出現不少蘋果病,並提醒孕婦、溶血性疾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要特別小心。(圖/翻攝「雙寶爸的小宇宙|兒童感染科 顏俊宇醫師」臉書)

近日日本流感疫情急遽升溫,好發於兒童的蘋果病病例也有增加的趨勢,台灣臨床上也開始出現旅遊後感染的兒童。

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表示,最近診間出現不少蘋果病,並提醒孕婦、溶血性疾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要特別小心。

臉頰、手臂持續兩週 原來是蘋果病

顏俊宇在臉書分享,最近門診來了一位5歲弟弟,臉頰、手臂的紅疹已經持續兩週,進一步詢問,原來弟弟兩週前剛從日本旅遊回來,回台灣後有輕微感冒、微微發燒,接著就開始長紅疹。

經檢查確認喉嚨沒有化膿、沒有草莓舌,皮疹也沒有砂紙般粗糙感,排除需要抗生素治療的猩紅熱,整體看起來更像俗稱的「蘋果病」(傳染性紅斑)。

什麼是「蘋果病」?

傳染性紅斑症(Erythema inrectiosum )又叫第五病(nfth disease ),其主要特徵是在顏面尤其是臉頰有出疹性紅斑出現,常見於5至15歲兒童,因為「臉頰像被打了一巴掌一樣的蘋果紅」,所以又叫「蘋果病」。

病原為細小病毒B19 ( Parvovirus B19 ;簡稱B19 病毒)傳染方式為飛沫傳染和接觸傳染,顏俊宇指出,蘋果病最具傳染力的時間點為,臉紅之前的一週,出疹後反而比較不會傳染。

三階段典型症狀

前驅期(1–2 天)

  • • 輕微發燒
  • • 頭痛、喉嚨痛
  • • 倦怠、感冒樣症狀

皮疹期(最經典)

  • • 臉頰鮮紅:蘋果臉
  • • 1–4 天後出現 網狀蕾絲樣紅疹(多在手臂、身體)
  • • 通常不癢、不痛

波動期(2–4 週)

  • • 紅疹會忽明忽暗
  • • 遇到運動、日曬、熱水澡、情緒激動會變明顯

顏俊宇表示,蘋果病為自限性疾病,不需特效藥,支持性治療即可:退燒藥物、休息、多喝水,預後多數孩子1至2週就會好,網狀紅疹可能持續4至6周,但不會留下疤痕,感染後多半會有終身免疫。

3族群要特別小心

不過,顏俊宇提醒,孕婦、溶血性疾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者3族群要特別小心。

其中孕婦若感染蘋果病可能影響胎兒,造成胎兒貧血、胎兒水腫;溶血性疾病患者如地中海型、G6PD,可能誘發aplastic crisis(再生不良性貧血);免疫力低下者,病程較長、可能會有持續貧血。

日本病例上升 台灣「旅遊相關」病例增加

至於日本近期是否真的在流行?顏俊宇指出,今年日本傳染性紅斑通報數確實有上升的趨勢,因此近期返台的孩子出現「蘋果臉+網狀疹」的機率也相對提高。台灣目前仍以零星個案為主,但門診已明顯感受到「旅遊相關」病例增加。

經查,其中山形縣已連續31週通報超過2例的警戒閾值,處於警戒狀態,當地衛生研究所建議民眾採取預防措施,如勤洗手、戴口罩和保持室內通風。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