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薪產業Top5出爐 第一名竟然不是半導體業
2025年高薪產業榜單正式揭曉,結果意外爆冷門!向來被視為「最會賺」的半導體業,竟然在總年薪中位數排名中屈居第二。根據104人資學院最新發布《2025~2026台灣地區薪資福利調查報告》,今年共有1,124家企業參與、串接超過50萬筆在職者薪資資料,揭露台灣薪資版圖的最新趨勢。
而榜首之位,由「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以89.7萬元年薪總額拔得頭籌,正式擊敗半導體業,成為今年最強高薪產業。
消費性電子製造業逆襲登頂 科技與金融穩居高薪聯盟
報告顯示,2025年整體年薪總額中位數為67.3萬元,在這之上,排名前五名的高薪產業依序為: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半導體業、投資理財相關業、軟體及網路業,以及金融機構相關業。
其中,消費性電子製造業突圍領先,被業界解讀為受AI PC、智慧裝置、新興硬體需求帶動,加上國際品牌回補庫存、供應鏈轉單潮延續,使相關企業在今年展現亮眼獲利能力;半導體雖仍強勢,但由於景氣循環調整,加上部分廠區擴產節奏放緩,使整體薪資增幅不若去年剽悍;金融與投資業則靠獎酬制度加持,在高獲利年份仍能維持穩定的薪酬優勢。
IC設計薪資持續狂飆 工程職全面站上百萬俱樂部
若以職務分類觀察,高薪榜被「工程職」全面壟斷,其中又以IC設計最具代表性,類比IC設計工程師年薪衝上170.8萬元,位居所有工程職之首;數位IC設計工程師則以165.3萬元緊追其後。
104人資學院分析,IC人才之所以屢創新高,與AI晶片、車用電子、5G、邊緣運算等應用快速擴張有關,而這類職務結合電機、演算法及軟體能力,具高度跨領域與稀缺性,因此企業不惜砸下高薪搶人;半導體工程師、韌體工程師及半導體製程工程師也都維持百萬以上水準,象徵工程職在AI時代依舊是企業投入最大預算的一群。
醫師、投資經理人強勢入榜 非工程類高薪也很會賺
除了工程領域,不少非工程類職務同樣展現驚人吸金力。醫師以211.8萬元蟬聯最高薪職務,遙遙領先各類榜單;通路開發、投資經理人與教授職也全數站穩高薪行列。
尤其投資經理人與通路開發因「直接帶動營收」,靠獎金、分潤制度進一步推升年收入,是非工程職中最具競爭力的一群。
百萬年薪不再等同主管 專業職成最大黑馬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調查也再次凸顯薪資結構的轉變,「百萬年薪」不再是主管的專屬。無論是硬體研發工程師、PCB佈線工程師、電源工程師、資料科學家、網路安全分析師,甚至會計師、律師、汽車銷售與空服員等職務,都因專業門檻或績效獎金而成功擠入百萬俱樂部。
也就是說,未來薪資差距不再只是管理者與基層的分野,而是「專業價值」與「技能稀缺度」決定收入高度。
高薪集中效應更加明顯 AI時代的人才版圖正在重寫
從今年榜單可以看到,科技與金融體系全面站穩高薪梯隊,AI應用更成為薪資飆升的核心引擎。高薪集中化趨勢越發明顯,專業與技能含金量將持續決定一個人的薪資天花板。
104分析指出,未來薪資競爭將更仰賴稀缺技能,尤其AI、資安、晶片設計、資料科學等領域都將迎來下一波搶才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