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地震不斷!台南清晨再發生芮氏規模5.7地震 氣象署:板塊碰撞所致
南部地區地震頻頻,且頻繁發生規模5以上的地震,台南今(26)日凌晨再度發生多起連震,最大到達芮氏規模5.7地震,氣象署表示,此次地震是由歐亞板塊、菲律賓海板塊蹦撞所致。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南部近日地震不斷,且頻繁發生規模5以上的地震,昨(25)日晚間再次爆發兩起顯著地震,分別為規模5.7和規模4.8,震源深度都較淺,為0121嘉義大埔地震的餘震系列;今(26)日上午已4連震,台南上上午7時38分發生芮氏規模5.7地震,氣象署表示,此次地震是由歐亞板塊、菲律賓海板塊蹦撞所致。
25日晚間19時49分,台南東山區發生芮氏規模5.7的地震,緊接著在隨後的1分鐘內,又發生規模4.8的地震。兩次地震震源深度分別為7.7公里和6.8公里,震中位於台南東山區。氣象署指出,這是0121嘉義大埔地震的餘震系列,根據氣象署的觀測,未來一週內仍有可能發生規模5以上的地震,因此民眾需保持警覺,但也要保持冷靜,做好防震準備,並注意地震發生時的趴下、掩護、固定等應變動作,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而除了昨晚的兩次顯著地震外,今(26)日凌晨南部地區再次發生數起有感地震。凌晨1時07分,台南楠西區發生規模4.2的地震,震源深度為9.9公里;隨後,凌晨1時10分,屏東三地門鄉再次發生規模5.3的地震,震源深度為10.9公里,並波及台南市、嘉義縣及高雄市,最大震度達4級。這一系列地震顯示南部地區的地震活動持續活躍,震中區域以嘉義至屏東的山區為主。
根據氣象署的分析,這些地震主要由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所引發,並不完全與0121嘉義大埔地震的餘震有關。而屏東三地門的地震與潮州斷層有關,但是否與大埔地震相關,仍需進一步研究確認。
針對震央附近有曾文等水庫,民眾擔心潰堤,氣象署說,水庫都具備高標準的耐震設計,且山區是堅硬岩盤,經濟部水利署也做了水庫巡查,目前沒有什麼問題,請民眾不要太過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