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新局】台塑新總裁迎挑戰 推五大轉型再創新局

台塑集團完成交棒,由南亞董事長吳嘉昭接任總裁,正式進入專業經理人治理的新時代。然而,接下重責大任的吳嘉昭並不輕鬆,面對石化需求低迷、美國關稅衝擊、全球能源轉型與永續壓力,無一不是嚴峻挑戰。外界好奇,未來吳嘉昭如何帶領這艘龐大石化巨輪?
全球逆風下的經營壓力
近年國際石化業景氣循環不振,需求復甦力道有限,加上中國產能持續過剩,使市場競爭愈趨激烈,而川普政府重啟對等關稅,更對台塑外銷美國的相關產品造成壓力。法人分析,這些外部環境使台塑的營收波動加劇,即便有AI應用帶動部分材料需求,也難以完全彌補傳統石化疲弱的缺口。
此外,能源轉型與ESG要求日益嚴格,全球市場對碳排放、循環經濟的標準逐步提高,這迫使以石化為核心的台塑,必須重新調整營運策略。
推五大轉型方向
面對挑戰,吳嘉昭上任後將以「五大轉型主軸、三大方向」作為行動方針。目前台塑集團已規劃「產品、事業、低碳、能源、數位」五大轉型主軸,並鎖定電子與半導體創新材料、低碳綠色產品、健康應用醫材三大發展方向。
其中,產品轉型著重於開發高附加價值產品;事業轉型則積極投入新產品與新技術,拓展新事業版圖;低碳轉型以節能減碳與循環經濟為核心;能源轉型致力於逐步導入再生能源與低碳能源體系;而數位轉型則透過智慧製造與數據科技來提升整體營運效率,展現出台塑在全球產業變局下的前瞻布局。
根據台塑集團公告資料,去年旗下公司已提出106件轉型案,投資金額合計達1,460億元,預計至2030年,轉型有望為集團年營收新增1,941億元、年獲利281億元。
承先與啟後的挑戰
吳嘉昭一向以穩健著稱,熟悉台塑集團的內部運作與產業鏈結構。法人認為,他的挑戰在於如何在「穩健延續」與「積極創新」之間找到平衡。一方面要守住台塑長年累積的石化優勢,另一方面則要加快轉型腳步,避免在國際能源轉型與科技應用潮流中落後。
業界人士則觀察,未來幾年將是檢驗台塑分治制度與專業經理人治企成效的關鍵期。除了營運數字,市場也將觀察吳嘉昭如何引領五大轉型,並評估王文淵在管理中心角色的「督導」會有多大力度。
隨著台塑集團邁入新時代,吳嘉昭不僅要承接集團一貫的穩健經營,更必須推動轉型以回應全球產業與能源格局的劇變,未來能否在變局中再創新局,不僅攸關集團未來,也考驗台灣家族企業制度化治理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