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峙維專欄】孩子應該在安全的情況下學習與陌生人說話

許多育兒或教養專家都建議,在有家長或師長監督的安全環境下,讓孩子學習與陌生人互動,這對人際關係的發展有很大幫助。長遠來看,此舉還能促進整個社會的健康。

陳峙維(前台大音樂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自由作家)
2024/04/22 06:00
讓孩子懂得辨認狡猾的人,學會說「不」來保護自己的同時,也要讓孩子練習跟不認識的人對話,培養社交技巧與應對能力,不必畏懼陌生人。圖/shutterstock

小時候父母是否曾教我們,別隨便跟陌生人說話,所以我們為人父母後,也會跟孩子說:「如果有人請要你吃糖果、要帶你去玩,或跟你問路,都不要理他」?然而,我們自己在排隊買人氣名店的伴手禮、領宮廟的招財錢母時,卻還是會跟陌生人閒聊。要孩子別跟陌生人說話,是為了教孩子遠離誘拐或綁架的危險,但事實上,與陌生人對話是人際互動的需求,是一種被看見的幸福。跟陌生人適度互動,即便只是點頭微笑,都能為彼此帶來正面感受。

也因此,許多育兒或教養專家都建議,在有家長或師長監督的安全環境下,讓孩子學習與陌生人互動,這對人際關係的發展有很大幫助。長遠來看,此舉還能促進整個社會的健康。一個人是否樂於且擅於跟陌生人互動,與先天性格和後天養成的社交能力有關,這是個體層次的問題。但來到群體層次,大眾是否都喜愛這樣的互動,就牽涉到民族性格和社會文化了。這裡有個極端的例子,由於民眾過於冷漠,在瑞典有公部門發起打招呼運動。

瑞典北部的呂勒奧市(Luleå kommun)在去年10月31日(是萬聖節,但也是瑞典的「鄰居節」)發起為期四週的「說嗨」(Säg hej!)運動,鼓勵民眾彼此問候,創造愉悅友善的環境。除了在社群媒體與當地報紙做宣傳,還在許多高中舉辦工作坊,讓大家認識打招呼如何促進身心健康、增加幸福感、強化信任度。北歐不是幸福的國度嗎?瑞典人冷漠到政府要出手介入了嗎?這就是群體層次的問題了。

瑞典人認為對話必須是有意義的訊息交換,閒聊、打招呼是沒用的空話。為了免去這些無意義的寒暄,即便是在街上遇到熟人,只要能避開彼此目光,趕緊滑手機、看商店櫥窗都好。商店裡,店員與顧客間除了與交易有關的對話,沒人願意聊天打屁,觀光客要是在紀念品店熱情對店員說聲「嗨」,得到的回應可能是一聲冷淡且帶點惱怒的「嗨」。而在發起「說嗨」運動的呂勒奧市,甚至連要回答「是」(ja),都能用倒抽一口氣來代替。

據歐盟統計局調查,瑞典人離開原生家庭搬出去住的平均年齡是19歲,是所有歐盟國家中年齡最低的,全國有52%的家戶是只有一個人的獨居戶,是所有歐盟國家中比例最高的。亨利克‧貝格倫(Henrik Berggren)和拉爾斯・特雷加德(Lars Trägårdh)兩位歷史學者在他們合著的《瑞典人是人嗎?》(Är svensken människa?)一書中解釋道,由於瑞典的社會福利太好,完善到人民需要協助時是找政府機構,而不是麻煩身邊的親友。

瑞典人崇尚個人主義,追求個體最大自由,甚至認為「孤獨即是堅強」(Ensam är stark),所以享受獨處,不被打擾是權利。這是他們的民族性格,也是社會文化。然而,瑞典心理學家暨治療師安娜本尼希(Anna Bennich)表示,她不認為有「孤獨即是堅強」這回事,瑞典人這種非自願的孤獨對健康的威脅甚至超過飲酒、吸菸、久坐。研究顯示,在呂勒奧市16至29歲的年輕人當中,就有45%因為感到孤寂而身心出問題。

即便認為冷漠是不侵擾他人的表現,瑞典人也開始正視人際互動的重要性,那麼樂於在排隊時與旁人說幾句的台灣人,是否還是要孩子無差別地不搭理陌生人,或是應該教孩子在確認安全的情境下面對陌生人呢?美國兒童安全教育專家帕蒂・費茲潔蘿(Pattie Fitzgerald)認為,因為孩子也經常見到父母跟陌生人說話,所以不該將陌生人與危險連結,而是讓孩子學會辨認「狡猾的人」。例如,安全的大人不會特別找小孩幫忙,也不會要求小孩跟他們走。

讓孩子懂得辨認狡猾的人,學會說「不」來保護自己的同時,也要讓孩子練習跟不認識的人對話,培養社交技巧與應對能力,不必畏懼陌生人。從願意微笑點頭、寒暄問候,到樂於分享心情、閒談生活,是需要學習的。長遠來看,在個體層次上,不論先天性格如何,後天養成適當的社交能力,不僅是個人受惠,在群體層次上,更能促進整個社會的身心健康。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