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都不放過! 中國「稀土新禁令」讓全球AI鏈震盪 輝達、台積電恐成箭靶

.

蕭雅雯
2025/10/10 10:42
中國出手對境外稀土物項、稀土技術實施出口管制 。(圖/取自photo-ac)

中國政府9日宣布加強稀土金屬出口管制,新規將於12月1日生效,進一步鞏固中國在全球半導體製造領域的主導地位。據《紐約時報》報導,這項措施可能影響輝達(Nvidia)和蘋果(Apple)等全球最大科技公司的供應鏈。《BBC》指出,中國處理全球約90%的稀土,這些材料是太陽能板到智慧手機等各種產品的關鍵組件,成為中美貿易談判的重要籌碼。

涵蓋所有稀土種類 外企需獲許可證出口含稀土產品

中國商務部發布第61、62號公告,新規定要求,外國企業若出口含稀土成分的產品,即使比例僅達0.1%,必須事先取得中國政府批准。除了產品,北京也將技術層面納入管制範圍。公告明定在境外使用中國原產稀土開採、冶煉分離、金屬提煉、磁材製造或二次資源回收等技術所生產的物項,需經審批才能出口。第62號公告擴大列管內容,也將相關技術資料、設計圖紙、工藝參數、模擬數據及生產線裝配、維修、調試等服務,納入出口管制清單。

中國商務部9日公告,對稀土技術實施新的出口管制。(圖/翻攝維基百科)

美專家憂:企業難證明來源

加州大學全球衝突與合作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古德里奇(Jimmy Goodrich)表示:「無法知道一個科技產品是否含有 0.1% 的中國稀土內容。」商務部聲明指出,這些措施是為了防止稀土金屬被用於可能具有軍事用途的技術,對海外軍事供應商的稀土出口「將不會獲得批准」。

中國近乎壟斷稀土加工 掌握全球 AI 產業關鍵材料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中國掌握全球約99%的鏑(dysprosium)精煉能力,這種稀土元素是晶片製造中維持高溫磁性穩定的關鍵材料。位於上海附近無錫的一家煉廠生產全球所有超純鏑,該廠由中國盛和資源公司控制,其最大股東為中國國土資源部。國際能源署(IEA)估計,中國約佔稀土生產的61%和加工的92%。新規禁止向海外轉移任何有助於其他國家建立自己稀土或稀土磁鐵生產的設備或資訊。

針對稀土相關新規定,中國理由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圖/翻攝維基百科)

川習預期會面前夕 中國打出貿易談判王牌

根據《BBC》報導,貿易專家卡普里(Alex Capri)認為,中國新規定「專門選在」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月預期會面前推出。新規則是對美國限制向中國出售晶片製造設備措施的回應,美國利用這些措施,來減緩中國開發可用於軍事用途人工智慧的強大晶片。中國此舉,針對美國電子產品和武器製造的關鍵弱點,反映了美國早先對中國晶片產業的措施。

在川習預期會面前夕,中國打出稀土政策,也連帶影響全球晶片產業,引發外界諸多猜疑。(圖/取自pixabay)

台積電三星等晶片大廠受影響 記憶體邏輯晶片皆需許可

據《紐時》指出,新規要求大多數晶片製造商必須獲得出口許可證,才能在全球任何地方銷售產品,這意味著規則可能適用於製造全球大部分先進邏輯晶片的台積電(TSMC),以及韓國記憶體晶片製造商SK海力士和三星。這兩種晶片都是驅動先進AI系統電腦的關鍵組件,也是中國公司在製造方面仍落後外國競爭對手的技術。

同步限制電池設備出口 保護中國電動車產業優勢

此外,中國同時宣布,從11月8日起,限制製造電動車電池所需多種設備的出口,以保護中國在汽車產業的競爭優勢。歐盟官員對最新限制表示「關切」,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吉爾(Olof Gill)在記者會上表示:「委員會期望中國作為可靠夥伴,確保對關鍵原材料的穩定、可預測的取得。」台灣市場研究公司集邦科技分析師焦喬安表示,大多數晶片製造商及其供應商都謹慎維持稀土庫存,可減緩新規的立即衝擊。

中國為了保護電動車產業,也限制電池設備出口。(圖/翻攝比亞迪官網)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