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再起波瀾】劉偉龍拚全家、街口案逆轉 泰山二大爭議出現曙光

.

李孟璇
2025/10/21 06:15
前泰山董事長詹景超(左二)任職期間,董事會曾決議出售全家股權、投資街口,兩案事後引發爭議。(資料照)

成立超過70年的老字號食品企業泰山,在經歷家族內鬥與市場派介入後,2年前正式由大股東龍邦接手,並由劉偉龍擔任董座。面對當年泰山詹家火速出手處分全家、投資街口,近年劉偉龍力拚二大爭議案逆轉,如今出現曙光。

9月10日,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一審宣判,泰山過去董事會通過的「處分全家便利商店持股案」與「投資街口金科及包裝水廠案」兩項決議均屬無效。這意味著,泰山有機會追回全家股權、投資街口36億,為經營團隊注入一劑強心針。

街口案資金可望追回 全家股權仍有變數

據了解,法院認為當年董事會決議存在程序瑕疵,導致街口投資案可依民法撤銷處理。由於街口金科100%股權已遭法院查封,接下來可依法進入鑑價與拍賣程序。

一名熟悉訴訟進展的律師指出:「若拍賣價格不足以填補36億元投資缺口,法院仍可針對街口其他資產採取強制執行,泰山理論上有機會追回大部分投資金額。」

至於全家股權交易案則較為複雜。律師分析,2022年底泰山將4,330萬股全家股票出售給萬寶開發,交易款項早已支付完成,「法院雖判決董事會決議無效,但並不代表交易能直接逆轉。若相對人屬善意第三人,股權移轉仍可能維持,泰山未必能直接收回股份。」

不過,泰山仍可循民事訴訟途徑追究當時董事與經營團隊的責任,主張其違法或未揭露資訊導致公司受損,進一步請求賠償。

劉偉龍以司法翻盤為起點 重整面臨考驗

龍邦入主後,劉偉龍以「重建治理秩序」為核心訴求,接連啟動多項訴訟,並主張,過去泰山詹家決策黑箱、監督機制失靈,隨著新團隊上任後,積極讓公司回歸制度化運作。

不過市場人士觀察,儘管判決方向對泰山有利,接下來如何處理既成交易、董事責任追究,以及實際資金回收,仍是考驗。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