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新台幣要來了嗎?  楊金龍:有潛在風險  發行時程未定

央行數位貨幣(CBDC)「第二階段試驗」已提前完成在封閉環境中模擬零售支付的測試。不過,CBDC發展仍有許多疑慮與潛在風險,具體的發行時程,需要再研議。

黃彥宏/台北報導
2022/06/29 16:54
央行總裁楊金龍專題演講「數位轉型的央行貨幣」時指出,CBDC為各國貨幣政策的發展重點,但背後仍有包括金融中介功能生變等風險需要政策制定因應。圖/取自央行臉 書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今天表示,聚焦在通用型(供大眾使用) 的央行數位貨幣(CBDC)「第二階段試驗」計畫,已提前完成在封閉環境中模擬零售支付的測試。不過,CBDC發展仍有許多疑慮與潛在風險,具體的發行時程,需要再研議。

未來CBDC上路後,民眾可在銀行開立數位貨幣錢包,下載手機APP,然後透過ATM存入現金或者銀行帳戶轉帳方式,將新台幣1比1兌換CBDC加值到錢包中,就可以拿著CBDC錢包去消費。圖/取自央行臉書

根據央行規劃,未來CBDC上路後,民眾可在銀行開立數位貨幣錢包,下載手機APP,然後透過ATM存入現金或者銀行帳戶轉帳方式,將新台幣1比1兌換CBDC加值到錢包中,就可以拿著CBDC錢包去消費。

楊金龍指出,CBDC若有付息的設計,會成為銀行存款的替代品,為避免影響銀行金融中介的功能,CBDC實施初期可視同「數位現金」,以無息方式發行,以免對貨幣政策影響過大。目前如中國大陸或巴哈馬等正在試點或發行CBDC的國家,均表明CBDC不予計息。

他強調,CBDC不是銀行存款,只要想使用數位交易者,都能開立虛擬錢包。不過,為防止銀行存款大量流失,可管制用戶的CBDC交易量及持有總量上限;但這樣的管制恐會影響大眾使用需求,如何在兩者間取得平衡,是CBDC須審慎研究的議題。

財金資訊公司今天舉辦「111年度金融資訊系統年會」,楊金龍專題演講「數位轉型的央行貨幣」時指出,CBDC為各國貨幣政策的發展重點,但背後仍有包括金融中介功能生變、金融穩定性問題、貨幣政策執行、隱私保護與金融犯罪預防、系統營運安全與強韌性等風險需要政策制定因應。

楊金龍表示,CBDC採傳統貨幣發行雙層式架構,由央行向中介機構發行,再由中介機構提供給使用。瑞典、中國大陸的 CBDC試驗均採雙層式架構,台灣也朝此方向發展。

CBDC無具體發行時間 仍需取得共識、技術

央行先前在2020年公布的第一階段CBDC技術可行性研究,主要分析批發型(供金融機構間使用)CBDC應用去中心化技術(DLT)的侷限性,結果顯示DLT運作效能無法滿足支付交易的高頻、大量且即時清算的要求。接著,央行進行第二階段通用型CBDC的試驗,為了符合運作效能需求,採取中心化作業,部分功能結合DLT設計。

楊金龍說,CBDC是巨大複雜的工程,涵蓋批發型與通用型,涉及整體支付系統革新,無法一蹴可幾,光是法制作業等,至少要兩年時間。記者進一步追問楊金龍,CBDC是否有明確的發行時間,可能三年或五年之後,甚至10年後發行?

他表示「沒有具體的時程」。在第二階段試驗之後,會進行意見調查,取得社會共識、採用更成熟技術、制定完備法規等,才會研議CBDC後續的規劃。

比特幣走勢像雲霄飛車 楊金龍:不適合做為支付使用

楊金龍也說,隨著數位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數位貨幣有很大的想像空間,又以比特幣總市值占42%居冠,但比特幣價格走勢像雲霄飛車,更像是投機炒作的風險性資產,不適合做為支付使用外,虛擬資產仍多是投機炒作。

央行也特別提到穩定幣(Stable Coin),企圖模仿電子貨幣,由發行人向不特定大眾吸收資金,承諾以面額償還。但運作至今,仍無法如同電子貨幣在價格上,持續與法幣維持1:1的穩定兌換關係。穩定幣還是為了促進投機、投資虛擬資產交易的媒介,鮮少用於實質經濟活動的支付。

財金資訊公司29日舉辦「111年度金融資訊系統年會」,央行總裁楊金龍專題演講。圖/央行臉書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