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老二大洗牌》2年前精準預言! 揭供應商扛奶粉暗助酷澎崛起秘辛

.

江星翰
2025/11/01 15:51
酷澎初期強打母嬰產品,靠著中盤商跑貨崛起。(酷澎提供)

韓國電商巨頭酷澎自2021年進軍台灣,歷經外送事業挫敗,只花2年躍升國內電商老二,引發市場震撼。從中盤商跑貨、品牌合作潮,再傳出挖角蝦皮賣家,台灣電商生態正重新洗牌,日本零售業大老闆和台灣品牌供應商主管,揭開這場土洋電商大戰內幕。

中盤商意外牽線品牌與酷澎合作

酷澎自南韓發跡,在當地被稱為「韓國亞馬遜」。2021年進軍台灣,初期並非一帆風順,2年後改弦易轍,放棄外送事業,轉攻最擅長的電商。一位日本零售業大老闆早在2023年向《民報》記者預告:「酷澎在台灣一定會成功,就看哪一家本土電商能活下去。」

記者反問,如果酷澎這麼強,為何2023年退出日本電商市場?他指出,日本民族性強,不允許有人破壞價格,造成產業或市場有不良發展,沒人願意出貨,自然做不下去;但台灣的民族性不同,偏好薄利多銷,就算只賺一塊、一毛,總能為「錢」找門路。

「這就是奶粉罐批號不同的原因。」品牌供應商主管說,當時總部拒絕與酷澎合作,沒想到南部中盤商不斷追貨,頻率高到不合理,才發現轉手賣給酷澎,總部嚴格控管追貨數量後,中盤商竟找大型連鎖藥局合作,由藥局叫貨再賣給酷澎,與藥師一起賺差價。

這位主管搖頭說,每支產品有不同目標客群,價格紊亂影響品牌定位,「既然大家要做酷澎的生意,總部自己議價,不讓中盤商和藥局擾亂市場。」去年6月,義美、維他路開先鋒,掀起一波酷澎與品牌的合作潮。

延伸閱讀》酷澎雙11掀補貼戰 momo急組供應商大軍反擊

酷澎自詡為科技公司,2024年在台專利數暴增至698件,成為該年度申請最多的前3大外商公司。(翻攝韓國酷澎官網)

用AI創造酷澎、品牌、消費者三贏局面

眾所皆知,酷澎效仿亞馬遜,以買斷(直接採購)的方式,直接掌握銷售數量,從AI(人工智慧)分析消費者的產品喜好,根據市場需求,隨時調整產品選擇及定價策略。舉例來說,當產品熱銷,酷澎可以提高庫存或促銷,反之則停止進貨或降價。

隨著酷澎強打「WOW會員」免運訂閱制,如何提高產品的豐富性,恐怕又是另一大難題。有蝦皮的機汽車零件改裝賣家向《民報》說,近期酷澎的人找上門,透過蝦皮其他賣家輾轉介紹,詢問是否有意跳槽,還能協助無痛轉移賣場。酷澎是否調整「買斷」策略受關注。

「選品管道琳瑯滿目,就看各家電商的判斷。站在消費者立場,誰不希望架上產品選擇性高,品質更好也更便宜?」這位日本零售業大老闆直言,電商不能再當傳統零售業,只會上架販售,而是設法幫品牌與消費者創造最大價值,才是最後的贏家。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