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識破親中話術/一堂全民必修的識讀課

自詡「地方代言人」的立委以地方發展為名,為中國鋪路,假和平之名,行主權移轉之實,唯全民具備「識讀親共行為」的能力,才能把未來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而不是讓給一群甘願「被抓去關」也要幫中國談判的政客。

潘威佑(台灣社秘書長)
2025/06/20 10:51
陳玉珍聲稱要代表金門與中國談判,引發爭議。示意圖/擷自台視新聞/影片來源:NOWnews鄉民大學問

「如果兩岸開戰,我願意代表金門去跟中國談判,就算違法也甘願。」這不是戲劇台詞,而是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在政論節目中的公開發言,彷彿台灣主權可以交換,法律只是參考,歷史教訓也被丟進垃圾桶,她還說「時代不一樣了」企圖用這句話掩蓋違法事實與國安風險。

金門雖是第一線戰地,但金門不是中國的代理人,更不是可以單獨談判的主體,823砲戰時,金門人與全臺軍民同心抗共,如今怎會容忍一位立委,用包裝過的「假和平」妄圖繞過中央政府,幫中國製造「協商的破口」,這已不只是個人言論逾越界限,更踐踏了國家主權與法律。

但陳玉珍並非唯一「親共發言人」,陳雪生提案修改《離島建設條例》,假藉「國際醫療特區」之名讓中國人合法入境看病,徐巧芯攻擊國防預算、質疑反滲透法合理性,這些人的共通點,是以「和平」美化中國,操作地方特殊性的語言,削弱中央政府戰略。

如果這些行為只是嘴上說說也就罷了,實際上他們正在立法院中提案修法、推動立法,企圖將「親中便利通道」制度化,像是陳玉珍提的醫療特區、或陳永康聲稱要與中方談離島限制水域問題,這些都不是空談,而是有組織、有計畫地創設法源依據,以破壞國家安全防線。

這樣的民意代表如果繼續掌握著政治資源,台灣會不會就「不戰而降」?當年反服貿高喊「黑箱不能過、民主要把關」,如今卻有一群自詡「地方代言人」的立委來製造國安破口,以地方發展為名,為中國鋪路,假和平之名,行主權轉移之實。

令人憂心的,是有人或因為對戰爭的恐懼、或對中國市場有所期待,甚或是對執政黨不滿,而被這些民代語言麻痺警覺心,忘了國家的底線;當我們放任立法機構變成親中勢力的舞臺,當選票變成中國統戰的籌碼,我們的國安破口將不是海峽對岸,而是從國會的投票鈕滲透。

對台灣人來說,最大的風險不是中國武力,而是我們內部對「親中行為」的鈍感,像陳玉珍這樣公開挑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立委,如果還能以「為地方爭權益」為由卸責,那麼,我們的民主制度將淪為被操弄的工具。

台灣不缺善良的人民,而是需要更多清醒的選民,我們要做的,是深化「法治」與「主權」概念與教育,在選舉中認清「誰是代言中國、誰是真正為台灣發聲的人」,並透過過社會運動、公民行動與制度把關,阻止親共勢力在民主縫隙中寄生、壯大。

國安不是遙遠的軍事議題,而是選票與價值的選擇題,全民具備「識讀親共行為」的能力,才能把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上,而不是讓給一群甘願「被抓去關」也要幫中國談判的政客。

論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