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張忠謀40年前與「命運」約會 改寫全球科技史、成就護國神山

.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2025/08/18 14:06
張忠謀曾自述40年前與「命運」約會,徹底翻轉台灣與全球的科技版圖。(翻攝Wikimedia)

1985年8月18日,正好是40年前的今天,張忠謀自美國飛抵台灣。當時工研院董事長徐賢修親自到桃園機場迎接,安排他接任工研院第3任院長。沒有人想到,這趟飛行,會成為台灣科技產業史上最關鍵的一刻。

張忠謀日後在自傳中寫道,這是他與台灣、台積電的一場「命運的約會」。短短3年,他雖自認改革工研院「算是失敗」,卻在行政院科技政委李國鼎力挺下,籌備並催生出台積電,開創「不與客戶競爭」的全新晶圓代工模式,徹底翻轉全球半導體版圖。

工研院改革引爭議

張忠謀回憶,抵台2天後(1985年8月20日),便舉行院長交接典禮,由前任院長方賢齊交付印鑑。上任初期,他延續在德州儀器、通用超過20年的管理習慣,簡報過程中直接發問,但這種「美式作風」卻被視為不尊重,讓工研院內部一度排斥。

儘管如此,張忠謀仍推動3大改革:

  1. 爭取民間企業研究案,取得經費來源。
  2. 成立技術移轉衍生公司(包括台積電、盟立自動化、台灣光罩、長榮超合金、億威電子)。
  3. 考績末段淘汰,要求最低3%的員工留職察看。

當時,台積電從工研院電子所移轉超過百名工程師,這支核心團隊成為日後「護國神山」的第一批種子。

40年後的台積電

如今,台積電早已超越一家企業的範疇,成為牽動全球經濟安全的戰略支柱:

  • 2023年全年用電量達230億度,相當於台灣近半家庭用電量。
  • 營業所得稅突破千億元,貢獻國庫實力驚人。
  • 市值突破一兆美元,成為全球半導體龍頭。
  • 美國總統川普多次點名,揚言對晶片課徵高關稅,凸顯台積電無可取代的地位。

張忠謀當年一句「與命運的約會」,在40年後印證:那一天不只改變他的人生,更徹底改寫台灣的命運。

張忠謀與台積電大事記

  • 1985年8月18日:張忠謀從美國抵台,接任工研院院長
  • 1987年:台積電成立,開創晶圓代工新模式
  • 1994年:台積電在台灣掛牌上市
  • 2008年:張忠謀退休,首次交棒(後來兩度回鍋救火)
  • 2018年:正式退休,劃下職場句點
  • 2023年:台積電市值突破一兆美元,登上全球晶圓代工霸主
  • 2025年:40年回顧,「護國神山」已成全球政經戰略核心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