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會憂關稅談判延宕 擾動全球高科技供應鏈穩定性
美國拍板對台課徵20%關稅,引爆工商界大跳腳,台灣美國商會罕見發聲,呼籲雙邊政府應保持密切溝通,唯有排除障礙、發揮互補優勢,美台才能共同成長。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台灣對等關稅從32%調降至20%,但高於日韓的15%稅率,在國內引起一片譁然。台灣美國商會定調,這是「暫時性稅率」,與總統府立場一致。
台灣美國商會指出,「對等關稅」為美國政府新一輪貿易政策之一,針對來自多國的進口商品課徵10%至41%的「暫時性稅率」,隨後再持續協商,直至貿易談判獲得成果。
自關稅談判以來,台灣美國商會強調一直關注政策發展動態,並竭力協助會員企業評估新關稅帶來的實際影響,日後將持續關注台美談判的後續發展和應對政策,扮演政府與產業之間的溝通橋樑。
聲明中表示,儘管多數台灣產業具強大韌性並深度參與全球供應鏈,關稅仍可能在短期內推升出口成本,但堅信美台之間唯有排除貿易障礙、發揮互補優勢,雙邊才能共同成長。
談到對等關稅,台灣美國商會執行長魏凱(Carl Wegner)認為,不只是市場開放,更是雙邊對創新、透明與夥伴精神的共同承諾,因此商會將持續促進雙邊對話,協助會員企業穩健度過調整期的挑戰。
台灣美國商會特別提醒,台灣在全球高科技製造領域和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美台政府保持密切溝通,避免不必要的延宕與變數,影響整體商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