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打詐掀內鬥系列2】黑莓卡爭議? NCC與法部不同看法 業界:偵查手段要隨5G升級

詐騙案件猖獗,行政院日前跨四個部會再砸13億想打擊詐欺,卻發生官員互槓,雙方的爭點在於俗稱的「黑莓卡」,法務部與檢察官有雜音訴求管制黑莓卡,NCC則強調,檢察官若有犯罪偵查需要,NCC將全力配合。

黃彥宏/台北報導
2023/06/26 14:45
「黑莓卡」也就是一種國際漫遊卡,具有不記名、IP位置在海外等特性。圖/shutterstock示意圖

行政院日前升級「打詐國家隊1.5版」,跨四個部會再砸13億想打擊詐欺,卻發生官員互槓,雙方的爭點在於,俗稱的「黑莓卡」,這種不計名、預付的國際漫遊卡。

「黑莓卡」也就是一種國際漫遊卡,具有不記名、IP位置在海外等特性,讓檢察官在查電信詐騙案件時,找不到詐團源頭因而偵查不下去。行政院官員私下透露,這種通訊便利性是建構在GSM(全球行動通訊系統)所訂、國際漫遊技術規範下,電信業者間的商業協定,基本上採「平等互惠」原則,世界各國均是如此。

該官員進一步說,NCC每週都會派人去行政院參與「打詐會議」,會將黑莓卡的議題提出討論,現在法務部、前線檢察官有聲音希望立法管制,但恐怕會影響國內電信與國外業者之間的平等互惠關係。至於有些中東國家限制黑莓卡,坦白說它們是「極權國家」,因為有恐怖活動、國安統治等考量才去做管制。

NCC發言人翁柏宗則強調,檢察官若有犯罪偵查需要,NCC將全力配合、要求電信業者提供資料,黑莓卡是針對海外業者的部分;NCC與高檢署也有跨機關「阻斷詐欺集團電信流」合作平台持續溝通。至於國內業者,NCC日前已頒布「電信業者風險管理機制」指引,要求業者遵循、嚴格執行KYC(認識客戶)。

而法務部與檢察官有雜音訴求管制黑莓卡,產業人士則認為,5G時代的電信網路已經IP化,智慧通訊軟體發達、社群平台盛行,在犯罪偵查方面,應考慮到科技偵查的方式,不應只侷限於「傳統通訊偵查」手段,近來法務部推動的「科技偵查法」草案,或許是一解套方式;該人士也說,詐團的技術都已經「上太空」,偵查方法卻還停留在「殺豬公」,在當前的法規與技術限制下,當然「查不到東西」。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