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影片「三種手機充電迷思」 《全民查假會社》查核:兩項錯誤、一項正確

網傳「三種手機充電方式會損壞手機」影片,《全民查假會社》查證顯示兩項說法錯誤,一項正確。鋰電池應隨用隨充,其他插拔順序及插座使用並無安全疑慮。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5/07/11 12:01
網傳影片「三種手機充電迷思」,《全民查假會社》查核:兩項錯誤、一項正確。圖 /《全民查假會社》官網

近日網路流傳一支影片,聲稱「三種手機充電方式會損壞裝置」,引發不少網友熱議及擔憂。影片提到的三種方式分別為:

(1)先插電源再插手機,否則會產生強壓脈衝損害裝置;

(2)充電後必須先拔手機再拔電源,且充電器不能長期插在插座上,否則線路老化有安全疑慮;

(3)鋰電池應避免用盡再充電,應隨用隨充。

《全民查假會社》根據以下爭議點進行查核:

爭議點一:這則影片是出自哪裡?

影片可觀察到主持人穿著寫有「萬哥洗護」簡體字樣的圍裙,因此可判斷該片可能來自中國。在中國搜尋引擎百度中查詢「萬哥洗護」後,查詢到一個名為「萬哥教洗護」的抖音帳號,有多達 186 萬名粉絲,影片主題大多為居家生活小知識分享。

再進一步以「手機」為關鍵字搜尋「萬哥教洗護」的影片,查到一則標題為「手機充電正確方法小妙招」的影片,內容與網傳影片完全相同,只是主持人穿的衣服不同,可能是將其重新錄製的版本。

爭議點二:充電時先插電源、再插手機?充電後先拔手機、再拔電源?

《全民查假會社》發現,充電時插入或拔出電源和手機的先後順序其實差異不大。

在知名專業技術問答網站《Stack Exchange》中,創辦電腦公司「軟西科技」(SOFTWEST, LLC)的資深工程師湯姆・克羅斯利(Tom Crosley)曾指出,現在的手機充電器皆為穩壓電源,如果先插電源、再插手機,充電器的輸出會是穩定的 5V;若先插手機、再插電源,充電器的輸出會從 0V 上升至 5V,且這個過程通常遠小於一毫秒,因此,手機不會長時間處在過載高壓的情況。

查核員也以蘋果手機為例,查閱官網的 iPhone 安全說明文件,也沒有發現有提及插入、拔出電源,和手機的先後順序對安全的影響。不過,說明中確實有建議,可先把充電線插入充電器,再將充電器插入電源插座。

爭議點三:充電器可以插著不拔嗎?

許多人在充完手機後,習慣將充電器留在插座上,網傳影片指出,這個動作可能會傷害手機。

科技部落格《How-To Geek》曾做過實測,結果發現,將一個手機充電器插在插座上、若未在充電狀態,耗電量低於 0.1W,幾乎無法被一般家用電表測出。也就是說,要插著 100 個閒置的手機充電器,才相當於一個 LED 燈泡的耗電量。

在費用方面,以每個充電器功耗為 0.05W、全年不拔插頭來算,若家中有 5 個閒置的手機充電器,額外支出的年電費也不會超過台幣 10 元,耗電量極小。

爭議點四:手機應該隨用隨充,還是等完全沒電再充?

《全民查假會社》發現,比起等手機沒電時才充電,「隨用隨充」是對目前手機內的鋰電池來說,是更好的作法。因此影片在這部分的說明是正確的。

更具體來說,在判斷是否需要充電時,可以參考「40-80 法則」,也就是將手機電量隨時保持在 40% 至 80% 之間。

美國電池品牌 Vatrer 曾指出,若在電量剩約 40% 時進行充電,並且不要充到超過 80%。這麼做可以減輕電池壓力,延長電池使用壽命,並且要避免充電時,手機溫度太高。充電仍可超過 80%,會相當於一次手機電池的完整循環。

綜合以上查核,《全民查假會社》表示,前三項中,前兩項屬於錯誤資訊,第三項則正確。結論:部分正確。

專家指出,手機充電時,電源及手機插拔順序並不會影響安全,也不會因「強壓脈衝」損傷裝置。充電器長期插在插座上的耗電量極低,只要正常使用,不會導致線路老化或引發火災疑慮。

至於第三項「鋰電池用盡再充電會損害電池」則是正確的。專家建議,鋰電池最理想的使用方式是隨用隨充,避免長期電量低於10%。平時若能將電量維持在40%至80%之間,對電池壽命更有益。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