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補助 為1.2萬「育齡」癌友凍住生機 台北市女性不限癌別提供醫療性凍卵

近年癌症有年輕化趨勢,若在育齡階段罹癌,治療及後續追蹤的時間將會大幅耽誤黃金生育期,化療藥物跟放射線治療也會影響卵巢功能而導致不孕。為保障癌友生育機會,衛福部國健署規劃「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提供罹患血癌的男性,以及罹患乳癌的女性醫療性凍精、凍卵補助,預計明年上路,未來逐步擴大多種癌別,估計經費約1億多元,受惠人數近6千人。
而台北市衛生局今(16)日表示,凡設籍台北市年齡為40歲(含)以下生理女性,經由腫瘤科醫師或癌症專科醫師認定因罹癌須治療而影響生育功能者,明年起可至健康署許可之人工生殖機構執行醫療性凍卵,不受癌別的限制,終身補助1次醫療性凍卵費用及4年保存費,最高補助3萬2,000元(包含凍卵療程2萬元及保存費3,000元/年)。
衛福部2021年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全國「育齡癌友」約1.2萬人,且往往在接受化療及放療後恐失去生育能力。以乳癌為例,新增個案1萬5448人,育齡階段比率更高達31.33%,共約4800人,其中2700多人在20至44歲之間。
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由於癌症的放射性治療、化療等都會傷害生殖功能,為考量年輕癌症患者生育需求,規劃了「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不分男女都提供補助。
經專家會議討論結果指出,男性血癌的相關治療最容易影響生殖功能,女性則是乳癌,因此補助方案優先納入這2種癌別,年齡限制在40歲以下,經醫師評估治療後尚可生育者,就提供凍卵、凍精補助,在抗癌之餘仍保有生育選擇權。
補助額度方面,女性比照現行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首次申請最高補助10萬元,再次申請者最高補助6萬元,男性則以凍精所需金額計算,目前各醫療院所平均約數千元,希望能夠藉此減輕育齡癌友經濟負擔。
而台北市則針對女性,在國健署的補助之外再加碼,凡設籍台北市年齡為40歲(含)以下生理女性,不僅限於乳癌,只要經由腫瘤科醫師或癌症專科醫師認定因罹癌須治療而影響生育功能者,可至國健署許可之人工生殖機構執行醫療性凍卵,終身補助1次醫療性凍卵費用及4年保存費,最高補助3萬2,000元(包含凍卵療程2萬元及保存費3,000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