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美國完成首輪關稅實體磋商 加速推動深化雙邊經貿合作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談判團隊在華盛頓完成首輪實體磋商,雙方就關稅政策與非關稅障礙等議題進行討論與意見交換。此外,台灣跨黨派立法院訪美團隊,亦與美方高層官員就台美關稅談判及經貿合作深入交流。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5/05/04 11:49
台灣為美方關稅談判「優先四國」之一,5月初的實體磋商是談判重要里程碑。圖/shutterstock

台灣政府談判團隊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與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率領,於美東時間5月1日在華府完成首輪實體磋商,雙方就對等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及台美經貿合作等議題進行廣泛討論與意見交換。經貿談判辦公室表示,此次談判會談氣氛坦誠融洽,雙方均表達強化台美經貿合作的共同期待,期望在互惠互利基礎上,為雙方產業與經濟發展帶來更多機會。

鄭麗君表示,台美經濟具有高度互補性,雙方的緊密合作將有助於優化彼此的產業體系,強化全球競爭力,相信在台美雙方開放、相互理解的持續討論下,將有助於凝聚最大共識。

此外,台灣跨黨派立法院訪美團隊於5月2日結束行程,團員包括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國民黨立委張智倫、黃健豪,民眾黨立委林憶君,以及民進黨立委王定宇、邱議瑩、張雅琳。訪團期間與美國聯邦參議員、眾議員、前眾院議長裴洛西及美國商務部等重要官員會面,並與美方高層官員就台美關稅談判及經貿合作深入交流。

江啟臣指出,台灣希望未來對美軍購金額能納入平衡雙邊貿易的考量,但美方尚未明確回應。此外,雙方也討論到台灣在半導體供應鏈及區域地緣政治的重要性,美方對台海安全現況高度關注,並探討可能的安全合作與台灣自我防衛決心。

台灣與南韓、日本、越南並列為美方「優先四國」(First Four)之一,是美國希望盡快完成談判的經濟體。美國對台灣課徵32%對等關稅後,曾暫緩90天徵收,台灣於4月11日已與美方進行視訊會議交換意見,5月初的實體磋商則是談判重要里程碑。經貿辦表示,台美雙方也同意近期內就各項議題持續磋商,以積極尋求共識並探討進一步的深化合作。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