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家長帶特殊兒出門遭舉牌 寧靜車廂惹議高鐵承諾精進

三寶爸王景弘日前帶著自閉症重症併無口語加上情緒障礙的大兒子搭乘高鐵時,發出喃喃自語的聲音,隨即有勤務人員在他面前舉著「寧靜車廂」的牌子,要孩子不要發出聲音,讓他壓力超大,「在這事件之後,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然而,不少家長都和王先生一樣有著相同的困擾。台灣高鐵自9月22日開始實施「寧靜車廂」政策,原意在打造更加寧靜、舒適的乘車環境,不料讓不少乘客誤以為不得發出任何聲音,讓不少帶小孩搭車家長壓力倍增。
高鐵公司於昨(13)日已先撤下列車座椅椅背「寧靜車廂」宣導牌,改為「美好高鐵,寧靜同行」圖卡,並不再派員舉牌,並將重新構思如何宣導政策。
公共運輸親子不友善 高鐵寧靜車廂惹議
立委林月琴直指,真的問題在於公共運輸「親子友善」的缺乏,高鐵尚未明確規劃「親子車廂」或家庭友善空間,卻先行要求全面安靜,讓育兒家庭承受不必要的壓力與焦慮。
此外,高鐵近期發貼紙、乖乖等小零食的做法,也容易讓家長與孩子被標籤化,忽略了孩童哭鬧是自然表達需求的行為。
林月琴強調,高鐵應評估,多元車廂分區與彈性管理機制,並強化列車人員教育訓練,在面對嬰幼兒哭鬧等不可控情況時,應以同理心與包容的態度處理。
提升生育率 需建構家長安心自帶孩子出門的環境
王景弘表示,很感謝高鐵讓孩子們可以去到更遠的地方,但如果整個高鐵都是寧靜車廂,那特殊小孩到底要去哪裡。
此外,他也提醒,規定車廂內不可以講電話,但身為家長,不可能把孩子丟著,自己走到走廊,甚至有時候車廂擠滿了人也走不出去,很多時候只是快到了要請別人來接,這短暫的時間,卻讓車廂乘客互相猜疑、檢舉。
台語路協會公關部主任陳薏安分享過去住在以色列的經驗,發現當地當地高生育率(2023年為2.9)的關鍵,除了歷史因素外,當地對於育兒家庭相當友善,如果孩子在外面哭鬧,不會有人認為你怎麼沒有管好你的小孩,會認為這小孩很正常的行為,呼籲政府若要提升生育率,除了生育補助,更重要的是公共政策要建構一個讓家長能安心,可以自在帶小孩出門的環境。
高鐵強調寧靜文化針對的是成人
台灣高鐵公司今天則再次強調,車廂寧靜文化的勸導並不包含孩童,嬰兒、幼童或其他如疾病等明確因素而影響自主能力旅客的行為,服務人員一向秉持關懷提供必要的協助與安撫,針對近期親子旅客之意見,高鐵將持續精進。
高鐵也說,過去及現在都會主動提供貼紙或小點心,協助家長安撫孩子,目的在於轉移孩童注意力,並非施壓,希望家長們安心搭乘,並希望社會大眾能夠一同陪伴、包容孩子在長大過程中的所有笑聲與哭聲,讓台灣社會更加溫暖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