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加關稅爭議/郭智輝提4作法應對「稅率」 鼓勵台廠赴美布局

應對國內關稅壓力,經濟部長郭智輝8日召集中小企業,針對台美關稅及匯率波動討論,郭智輝強調,政府持續爭取更低關稅,並推出政策提升中小企業國際競爭力。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2025/08/09 15:06
郭智輝針對關稅和匯率議題與中小企業交流。(經濟部提供)

經濟部坦言,台灣約有4.6萬家中小型出口製造業者,超過8成使用美元報價,匯率衝擊營收及毛利讓業者最有感,郭智輝表示,面對匯率與關稅的雙重壓力,政府提出4大作法協助企業因應。

  • 運用AI技術降低製造成本,強化「台灣製造」的彈性與速度優勢。
  • 積極鼓勵業者赴美設置產業園區,布局美國市場,減緩關稅衝擊,同時持續與美方談判爭取更優惠條件。
  • 鼓勵中小企業發揮自身特色,深耕利基市場,提供客製化與高附加價值服務。
  • 以彈性與速度為核心,加速產業升級轉型,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增強全球競爭力。

此外,經濟部強化匯率避險工具推廣,包括遠期外匯和選擇權應用,配合優惠貸款與信用保證方案,幫助中小企業降低財務風險。

延伸閱讀》傳產養活8成勞工 全總憂引爆大規模失業潮

經濟部表示,日前結合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與銀行,推出低門檻、低成本、低風險避險信用保證措施,並提供6,000萬元避險額度,2025年底前免收保證手續費,減輕企業負擔,防範匯率波動侵蝕外銷利潤。

因應關稅衝擊,經濟部也提出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加碼外銷貸款優惠保證60億元、加碼中小企業貸款50億元、研發轉型補助250億元,同時加碼100億元補助企業拓展海外市場。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