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憲宏專欄】民進黨2022的歷史性挑戰: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

前李遠哲接受黃光芹專訪,評述22年來,台灣跨越斷層了嗎?向上提升了嗎?向下沉淪了嗎?李院長誠實揭露了他內心多年的感嘆,並表達失望。

楊憲宏(資深媒體人、人權活動家、公衛碩士)
2022/10/14 12:38
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接受媒體人黃光芹專訪,直言民進黨執政腐化。圖/翻拍自TVBS新聞台


諾貝爾獎得主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10月12日接受媒體人黃光芹專訪,直言民進黨執政腐化。總統府發言人迅速反應,行政院長蘇貞昌也馬上表示,如果在資訊上有落差,應該多溝通。
蘇貞昌院長接受記者提問「院長怎麼看李遠哲提到民進黨執政,腐化得比過去更快,甚至覺得2050淨零轉型不理想?」

蘇院長回答,「李遠哲院長一直關心環保議題,我們都很敬佩,他有很多的求全責備,我們也做得很努力,如果在資訊上有落差,我們應該多溝通」。

李遠哲在2000年總統大選時,曾發表文章《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被認為是帶動了「政黨輪替」風潮,是民進黨總統勝選的關鍵,啟動台灣民主化過程的重要里程碑。李遠哲談到民進黨,指出從2000年至今,已經過了22個年頭,民進黨二度執政,但他看到,在科技方面有「向上提升」,但是其他方面有「向下沉淪」,總的來說,卻是台灣向下沉淪,「力道很大,得到政權後就開始腐化,比過去更快」,他感到非常失望。

在地方大選前夕,李院長拋出這個「大哉問」,他要執政黨反省,可是也有可能「忠言逆耳」,他的話有可能被「反對民進黨」勢力拿去利用,進一步製造分化,一些「支持民進黨」的力量果然在網路上開始開駡李遠哲。

李遠哲院長是個「關心社會的科學家」(Concerned Scientist),他的學術成就斐然,一心關注下一代,可以比這一代更強、更好。他有使命感,也有行動力。他明白政治是「眾人之事」,影響重大,政治不好,整個社會不會好,下一代更沒有希望。

22年前總統大選前夕,他很擔憂台灣未來走向,當時三名總統候選人都派出代表來拜訪他,也都用力爭取他表態支持,李院長很為難,他找了幾位企業、學界、媒體的友人共同商議,要如何做出決定,經過數次會談,都沒有具體結論。最後一次是2000年舊曆年初三,大家在李院長汐止山上的家聚會,整理了各種想法,發現沒有關鍵性的理由可以直接表態支持任何一位候選人,因為都不理想。
本來天色已暗,大家準備回家,李院長卻堅持,今天如果沒有結論,就不要散會。他的科學家精神起了重大的作用,無論如何都要腦力激盪找出路。或許李院長他的科學研究,都是在探索未知領域,前面一陣黑暗,仍然永往直前。他的精神振奮了大家。與會者都是本業很有成就的領導者,當然懂得,沒有結論,決不散會的意志力意涵。

接下來的討論就很扼要了,逐一確認大家的共識,什麼是do,什麼是do not ,全都揭露,在李院長帶領下討論,效率極高。自然科學家討論起社會、政治議題,仍然條理分明,優先序清晰,最重要是一種「無私」的精神做為基載,貫穿整個思維。

大家像在挑選「思想寶石」般,漸漸看到什麼才是重中之重。最後仍然是李院長開口説:「這次選舉有可能是台灣民主,第一次政黨輪替的機會,如果沒有把握好,未來可能就沒有機會了。」

他的話點醒了大家幾個星期以來的「混沌狀況」。一致決議,期待「政黨輪替」並為這個民主神聖目標,做好準備工作,設想優先議題條件。

決議是,由李院長將他腦中想要説的話全部整理出來,論述成一篇文章,整理工作,由中研院研究員蕭新煌教授與我共同協助。起草工作由我在隔日赴李院長辦公室訪問、筆記完成草稿。

這份草稿經過大約一星期的來來回回,在李院長、蕭教授及我之間反覆討論修改。其中重點在務必就事論,要不偏不倚,不要在這樣的論述中,被認為李院長已經表態支持任何一人。目的在讓選民更加理解,2000年選舉,我們要共同改變什麼,什麼是我們共同的未來。

發表在2000年3月初的文章「跨越斷層 掌握台灣未來關鍵5年 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標題是在訪談中,用李院長的感受用語組合而成。

三個星期後投票,這篇文章觸動了人心思變,果然選舉結果走向了「政黨輪替」。回憶這段歷史,最深的感受是科學思考的力量真的很可貴。

22年後,回想整個過程,仍然覺得李遠哲院長的熱情、責任感、判斷力是歷史關鍵,如果不是他的堅持,與深思熟慮,2000年的結果不會是如此。從這個歷史關鍵時刻思考,當李遠哲接受黃光芹專訪,評述22年來,台灣跨越斷層了嗎?向上提升了嗎?向下沉淪了嗎?李院長誠實揭露了他內心多年的感嘆,並表達失望。是很自然的事。

民進黨執政,必須接受批判。而李院長是「忠誠的反對者」他反對腐化,反對不民主,反對沉淪,反對不以人民福祉為念。這樣的22年前的聲音,重新閃動,正考驗著民進黨的執政高層: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淪?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