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昌病逝》行醫半世紀「異類3C」奇才 台灣再生醫療之父遺願曝光
.
江星翰
「台灣再生醫療之父」陳耀昌是橫跨醫界、文壇、生技產業的傳奇人物,行醫逾50年,從完成台灣第一例骨髓移植到推動《再生醫療法》,再到小說被搬上大螢幕,他一手執筆、一手做研究,為台灣留下更大的期待:盼台灣生技躍為下一個兆元產業。
再生醫療是壯大台灣生技的關鍵
陳耀昌早年投入血癌治療,是台灣首位完成骨髓移植的醫師,之後更擔任國衛院幹細胞中心創所主任,推動《法醫師法》,在台灣醫界地位崇高。即便行醫逾50載,他仍堅持站在第一線。
根據瑞福生醫說法,陳耀昌從2022年起開始大力推動再生醫療、細胞治療等發展,「《再生醫療法》關係到國人細胞治療臨床與產業發展,攸關台灣生技產業能否如願大爆發,這是一部關鍵的法案。」
如今,這部延宕多時的法案,2024年6月在立院三讀通過,2026年正式上路「再生醫療雙法」。陳耀昌生前曾說,希望生技能像半導體、機械,成為台灣第3個兆元產業,成為他最後的遺願。
延伸閱讀》6月立院大門的最後一面 宣捷宣昶有:陳耀昌是台灣再生醫療之父

創作魂不斷 每部小說經典之作
行醫之外,他也是暢銷小說家。2016年靠《魁儡花》奪下台灣文學獎,獲公視改編成影集《斯卡羅》,被翻譯成應、日、韓等多國語言。2021年出版《島之曦》,入列《亞洲週刊》、香港浸會大學推薦,被改編為歌舞劇。
有人問他為何忙成這樣?陳耀昌自嘲「自己比較異類」,因為穿著白袍的他,同時懷抱「3C」夢—Cell(細胞)、Country(走訪世界)、Cinema(小說拍成電影)。
他曾引述《基督山恩仇記》的一句話,貫穿人生哲學:「人生是等待與希望,但只有等待是不夠的,還需要選擇。」而他的選擇幾乎次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