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上修GDP喊景氣好 104人力銀行揭「年終」好心酸


秦宛萱
2025/11/18 12:04 2025/11/18 12:05
中央政府樂觀看待經濟前景,但基層民眾未必有好「薪情」。(資料照)

儘管中央政府樂觀看待經濟前景,但基層勞工的年終獎金卻未能同步感受暖意。

主計總處近期因AI商機催動出口與投資,將台灣2025年經濟成長率(GDP)預測上修至至少5.5%以上,可望趨近6%。然而,104人力銀行今(18日)發布的最新調查顯示,企業年終獎金的發放卻呈現緊縮態勢,凸顯出當前產業獲利極度不均的薪資M型化趨勢。

薪資M型化明顯 有點「薪酸」

根據104人資學院《2025企業年終及2026薪酬趨勢大調查》,雖然68%的企業預期會發放年終,但平均發放月數預期為1.56個月,較去年實際發放的1.62個月微幅下滑,相當員工減少了1.8 天的薪資,顯示企業在年終發放上趨於謹慎,更令人傷心的是,仍有6%的企業預計今年將不會發放年終獎金。

這波AI熱潮帶動的經濟紅利集中於特定產業。年終獎金排名前五高的產業,多具備高獲利或高技術門檻的特性。其中,受惠最大的半導體業以平均 1.98 個月的年終稱霸各產業,營建業1.73 個月緊追在後。

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低獎金產業主要集中於景氣受限、人力密集的內需型服務業。年終最低的產業中,出版及藝文相關業僅有0.78個月墊底,住宿服務業0.97個月和餐飲服務業1.07個月同樣表現低迷。

加強雇主品牌助力人才招募

104人資學院資深專任顧問羅悅華指出,高科技業調薪幅度強勁,人才持續往高薪產業集中,將造成相對低薪產業的人才需求壓力更大。

舉例來說,雖然台灣整體年薪總額中位數為67.3萬元,但像類比IC設計工程師等高薪職務年薪可達170.8萬元,這巨大的薪資落差,讓整體經濟成長率上修的喜悅,在許多行業中顯得心酸。

羅悅華建議,這些受制於景氣的低薪產業,應同步加強雇主品牌、以福利與企業形象來補強,以吸引有熱情的優秀人才。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