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非核家園不缺電 核電延役不可行

核能發電占比已不到10%,足證沒有核電,也不會缺電,何況台灣地狹人稠,且老舊核電廠都位於斷層帶,當年設置時亦未經詳實地質調查與環境影響評估,為確保人民生命與財產安全,台灣更應早日告別核電。

林仁斌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學術委員)
2025/04/04 11:41
核能的本質風險遠較其它能源選項顯著,發展核電違反世代正義,更危害台灣的永續發展。示意圖/翻拍TVBS新聞畫面

國內核一、核二廠因運轉屆滿40年法定年限,近年來陸續除役,然國眾兩黨立委3月31日卻在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中,採用「不記名投票」表決通過,把放寬核電延役的修法提案送出委員會,擬將核電廠使用年限延長至60年。

然而,台灣地狹人稠,且目前老舊核電廠都位於斷層帶,藍白罔顧老舊核電風險與核廢處置難題,草率修法讓核電廠延役,非但不必要、不切實際,更可能讓台灣承擔核災風險。

3月31日教文委員會中,國、眾兩黨立委在以舉手表決不記名的方式,將「核電延役」條文送出委員會。圖/范雲臉書粉專

今年初中研院最新民調指出,高達8成民眾不知道去(2024年)全年核能發電占比不到10%,其實,去年7月底核三廠1號機停機後,核能發電占比已降至3%,而依據核安員會時程,核三廠2號機於5月17日停止運轉後,核電將正式歸零。

然而,由於民眾高估核電對於能源安全、能源自主的重要性,對核電實際發電情形無知,加上核電減碳、缺電等迷思產生「非核焦慮」,以致核電歸零前夕,又掀起「核電延役」之議。

事實上,核三廠2號機從去年10月起停機大修41天期間,備轉容量均維持在一定水準以上,已提供「非核家園」不缺電實證;此外,3月19日經濟部次長賴建信也曾公開宣示,在考量半導體、AI新興技術等新增用電之後,預估每年用電成長率2.5%,而2024年到2032年全國大型機組淨增加可達1636萬瓩,已大於預估用電需求成長,可確保電力供給無虞。

依據核安員會時程,核三廠2號機於5月17日停止運轉後,核電將正式歸零。圖:核三廠外觀/民報資料照

經濟部數據顯示,台灣並不存在老舊核電廠延役的前提與必要性,特別是這些運轉40年的老舊核電廠,當年設置時未經詳實的地質調查和環境影響評估,若繼續運轉務必詳實檢查,了解其老化情況,評估堪用性、安全性、環境影響以及改善所需花費。

核電延役期限規定,是我國參照國際核能管制機構的規範所訂定,目的在於確保核能安全,藍白卻仗著多數優勢粗暴修改法條,擬將核子反應器設施使用年限,從40年延長到60年,此舉不但破壞核安法制規範的嚴謹性,也將提高核電事故發生的機率和風險。

最後,想提醒大家的是,台灣沒有核電,也不會缺電,核能的本質風險遠較其它能源選項顯著,發展核電不但違反世代正義,更危害台灣的永續發展,再生能源發展與節約能源才是未來之道,台灣應早日告別核電,而不是繼續擁抱老舊核電廠。

論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