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響起還下超大塊「冰雹」 氣象署:強對流可能再降下冰雹!
鋒面通過台灣,台北、新北等地區不斷出現轟隆隆的雷聲和閃電,甚至在深夜下起超大塊「冰雹」,氣象署解釋下冰雹的原因主要是有「颮線」通過,提醒強對流也可能再降下冰雹。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北部昨天深夜至今天凌晨起出現大雷雨,雙北也下起冰雹。氣象署提醒,因鋒面通過,中部以北、東半部易有局部大雨,伴隨雷擊及強陣風等,強對流也可能再降下冰雹。
從天而降的冰雹砸落在地面和屋頂,聲音大到讓許多民眾無法入睡;中央氣象署說明,下冰雹的原因主要是有「颮線」通過,請民眾外出務必特別小心。
氣象署深夜發布「大雨特報」、「大雷雨警戒」,北台灣民眾也在臉書社團、Threads等回報天氣,「超扯,台北下冰雹」、「人生第一次看到冰雹」、「冰雹超大一塊,難怪今天雨聲那麼大」、「謝囉冰雹,真的睡不著」。
中央氣象署說明,冰雹的形成原因與雨水類似,但上升氣流在挾帶水氣上升時,可能也將已凝結的水滴帶至高空,此時若高空溫度低於攝氏零度,即可能導致水滴進一步凝結成冰晶,最終因上升氣流無法撐住其重量而墜落、形成冰雹。
中央氣象署提醒,在春夏之際,由於對流旺盛,因此易有較顯著的降雨,伴隨強陣風,形成颮線系統,就容易出現冰雹。鋒面影響至明天清晨,仍要留意有強對流通過的機會。
中央氣象署說,今天至明晨鋒面逐漸通過,中部以北、東半部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有短暫陣雨或雷雨,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機率,留意可能伴隨短延時強降雨、雷擊及強陣風等較劇烈的天氣現象。
【小百科】
颮線是由多個雷暴區或雷暴單體組成的強烈雷雨帶。 颮線移動快速並具破壞力,橫掃之處會出現瞬間風速飆升及風向突轉的現象,相關陣風的風速可達每小時百多公里。 較強的颮線除伴隨著大雨及猛烈雷暴外,更有時會夾雜著冰雹及龍捲風。